天津武清区工信局:抓复工复产,干部下沉、政策落地为“双战双赢”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05-10 15:05
字体: [   ]
  ( 记者王敏)在5月8日天津武清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武清区工信局党委书记、局长高巧生介绍说:
  面对新冠疫情防控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干部下沉、政策落地,为“双战双赢”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巧生表示:截止到5月7日中小微企业已复工10894家,复工率96.6%。其中:第一产业57家全部复工,复工率100%;第二产业2833家工业企业,累计开复工2826家(剩余7家企业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复工),开工率99.8%;第三产业商贸服务业企业8384家,累计开复工8011家,复工率95.5%。个体工商户已复工26957户,复工率91.6%。
  一、抓龙头、保重点,推动上下游产链企业动起来
  疫情防控之初,对区内防护服、口罩原材料等纳入疫情防控的10家重点企业第一时间组织开复工,保障了重点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对京津冀三地龙头企业如北京奔驰、京东方、小米等及时开工配套企业42家,保障了重点龙头企业不断链。及时为坐落于滨海新区、西青等地的三星、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等全市支柱企业配套的98家企业及时复工,保障了上下游供应。
  二、搭建平台,推动区内企业协作配套,形成内循环产业链条
  坚持点面结合,政府搭建平台,以“4+1”和4大传统产业为重点,定期组织产业对接,冲抵因疫情影响的国外市场,创造新的合作机遇,形成新的合作模式,避免中小微企业因上游不通出现大规模停摆。如开发区日进汽车在天津的配套企业有18家,杰麦多乐器在区内配套企业12家,我们都是在第一时间协调组织同步开复工。比如,目前我们正在筹备的铁科院武清产业基地配套大会,已经有区内46家企业报名参会。
  三、坚持危中有机,借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抢抓中央新基建、新动能、新经济、新模式等机遇,对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全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借势做大做强。在落实国家、市各项惠企政策基础上,新出台了《武清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十五条》、《武清区支持实体经济克服疫情影响促进企业平稳发展九条》等,打出了区级政策组合拳。如我们在落实市、区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政策基础上,加大企业实施研发创新扶持力度,以科技创新项目的形式给予最高 50 万元资金支持。工业转型升级购置设备项目门槛降至100 万元(含)以上,扩大惠企面。
  四、充分发挥“132”专班作用,开展“惠企”专项行动
  目前,区内活跃着1166个驻企工作组,覆盖了所有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驻企工作组以服务疫情防控、宣传惠企政策为己任,发挥了惠企政策宣传员、疫情防控监督员、困难问题协调员和要素保障服务员作用。截止5月7日,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工、融资、手续办理、产业链供应等复工复产中的实际问题22798个,落实“津21条”累计8060条,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7条”累计26024条。先后通过印发16万册政策“口袋书”,推送“二维码”等“一书一码”形式,实现了惠企政策宣传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决策部署和最新指示要求。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用足用好国家、天津市、区的惠企政策,象对待幼苗一样对待企业,努力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进一步畅通产业、市场、经济社会循环,努力实现“六保”要求。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提问:《武清区支持实体经济克服疫情影响促进企业平稳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主要内容和政策预期?
  高巧生介绍:《若干措施》以对冲疫情影响为导向,以务实管用、精准有力、立即发挥作用为原则,充分考量区内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应对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所遇到的复工复产复业难、资金周转难等突出问题,从实施中小微企业“薪金贷”政策,保工资稳就业;对承租非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个体工商户租金给予银行贷款支持,降低经营成本;实施积极稳岗就业政策,助力复工复产;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相关规定,提高采购金额和比例,缓解产品“卖”难问题;搭建“云”平台,推进产供销一体化,畅通市场循环;推动区内企业协作配套,形成内循环产业链条;抢抓新机遇,借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政府牵针引线对接服务,降低企业综合要素成本等。经测算,上述9项措施区财政投入在2亿元左右,可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0亿元以上。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