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金融科技公司“瘦身”与“扩容”,未来还将如何面对风险挑战?
2022-07-04 17:07
字体: [   ]
  盘和林
  美股上市金融科技企业2021年业绩正浮出水面。前一阶段对于互联网领域的监管冲击,从短期的业绩抑制,逐步转变到助推金融科技企业业务走上正轨,践行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监管的带动下,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开始持续探索业务转型,“瘦身”与“扩容”并举。



  美股上市金融科技企业2021年业绩正浮出水面。较早披露财报的陆金所、360金融、乐信、信也科技4家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科技公司面临的部分挑战和机遇。
  例如,陆金所2021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18.8%,达618.35亿元,全年净利润达167.09亿元,同比增长36.1%;360金融2021年全年营收166.356亿元,同比增长22.6%,净利润57.645亿元,同比增长64.9%;此外,乐信全年营收114亿元,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195.6%,为公司成立以来最高年利润;信也科技则净收入94.70亿元,同比增长25.2%,净利润为24.95亿元,相较2020年的19.69亿元同样有所增长。
 
  金融科技公司受益于理财产品代销和小贷业务
  整体而言,金融科技公司2021年财报表现不错。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理财产品代销业务较为火爆,当前传统金融机构急需找到新的流量入口,互联网金融平台拥有比较好的用户流量,传统机构借渠道销售,也丰富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理财投资产品品类。其二是小贷业务回暖,主要是利率下降和小微企业支持信贷的放松,信贷惠及更多用户,从而使得信贷业务回暖。
  前一阶段对于互联网领域的监管冲击,从短期的业绩抑制,逐步转变到助推金融科技企业业务走上正轨,践行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监管的带动下,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开始持续探索业务转型,“瘦身”与“扩容”并举。
  在“瘦身”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受金融监管影响,纷纷开始着手肃清低质量网贷,合理控制经营风险,促进业务转型。比如陆金所的财富管理业务在完成网贷清理之后,业务增长保持稳健。截至12月31日,客户资产规模已达4327亿元,财富管理平台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11.7%,达5160万人,活跃投资者数由去年末的1490万人增长至1550万人。
  “扩容”则主要体现在针对监管规则对现有业务进行整改,贴合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广泛开展普惠金融领域的业务探索。比如360金融,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360数科累计连接119家金融机构与1.882亿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帮助金融机构为3850万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提供授信服务,同比增长24.6%。

  金融科技公司转型面临的挑战和难点
  从具体转型成效来看,4家金融科技公司,包括陆金所、360金融等,整体成效良好,不同公司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陆金所完成网贷清理之后,财富管理类业务增长迅速,其转型最为成功也最为彻底,未来风险降低,增速将逐步回升。但陆金所当前也面临理财产品破净的问题,用户投资的最终体验还是要从收益上看,未来如何应对理财产品破净,协调投资人和机构管理者,是一道难题。
  360金融拓展B端业务,打开了更多业务渠道,比如授信业务,其面前的赛道更加开阔,但相对来说合规性等压力依然不小,经营已经上正轨,未来风控还需持续性投入。
  虽然从2021年金融科技几个巨头公司财报表现可以看出,它们业务转型成效良好,但金融科技业务转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为了短时间满足监管要求而“伪转型”的短浅眼光不可有;急功近利、强行扩展普惠金融业务,而忽略相应的风控体系完善,更不可取。因此,从客观来看,我们还应当正视金融科技公司积极转型未来将会面临的挑战和难点。
  一方面,是技术层面。金融科技公司此轮转型的关键在于从传统的金融体系内耗转变为普惠金融新业态,开展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广泛惠及小微企业。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很好地平衡风险和普惠之间的关系。风险方面,普惠金融的用户更多的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从客观来说他们的经营风险和还款能力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提高风控水平,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平台的运营成本,让风险水平和杠杆等满足平台的监管要求。
  另一方面则主要来自于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绝不是“一锤子买卖”,短期的强监管只是为了给已经走偏了的金融科技合理纠偏,让风险堆积及时刹车。一个更科学、更广泛、更完善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还正在不断探索当中,对于金融导致的风险堆积、资源空转、哄抬资本价格等问题的监管力度只会越来越大,因此,金融科技业务合规方面的监管未来一定还要继续加码,金融科技公司也将面临边界更为清晰、力度更为精准的监管。从短期来看,这的确会影响公司的业绩表现,但2021年财报已经证明,合理的监管将会助推企业的积极转型,有助于金融科技业务走上正轨,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还有一个方面来自于市场。从外部冲击来看,当前美联储加息大背景下,全球流动性将有收缩趋势,这对于金融机构的资金链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从内部冲击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也影响了借款方的经营稳定性,从而导致贷款质量和还款能力的下降,进而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但是,这些冲击并不是根本上的,通过稳健的经营和合理的风险控制,金融科技公司应该可以平稳度过全球经济的宏观波动期。
  最后,在具体业务方面,对于网贷公司,助贷、自营贷、联合贷等需要产品隔离,尤其要注意信贷客户的告知义务,一方面监管要求更加透明,另一方面监管合规要求做到产品隔离。与此同时,网贷要注重个人信息保护,防止信贷用户信息泄露,在查询征信的时候需要用户授权,否则将面临违规。
  作者简介
  盘和林,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END
  来源:本刊原创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