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9大着力点(下)
2021-05-07 17:05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字体: [   ]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重点要从九大方面发力,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六、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纽带。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的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对于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具有重要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一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尽管我国综合交通网络已具有相当规模,但与新发展格局要求相比,交通网络布局功能和运输结构仍不合理,部分骨干通道能力紧张,城市群、都市圈交通网络以及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不足,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边境地区等交通设施仍然相对滞后,这些“硬件”设施短板需要予以精准补齐。与此同时,运输服务、组织、管理等“软实力”提升的任务更为紧迫,需要充分对接现代经济运行和流通组织要求,创新运输服务和组织模式,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建设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畅通国际、区域、城乡要素流转水平。
  二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物流延展力和功能衍生性有限,与现代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组织运行联动不足,是当前影响我国物流发展以及流通效率提升的重点问题。需要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战略支点,加快建立适应新发展格局下经济运行、产业联动的物流“通道+枢纽+网络”和流通“平台+模式+渠道”的总体布局。全面提升物流服务品质,大力发展智慧、绿色、冷链等专业物流,发掘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经贸流通价值,助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强化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能力。
  三是推动交通物流等传统小流通与金融信息等现代大流通深度融合发展。流通发展方式相对传统,“小流通”与“大流通”联动不足,是制约流通效能提升,进而导致支撑国民经济循环运行有效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以跨界的思路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作用,推进交通物流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领域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骨干流通企业,打通国际流通渠道。对标国际先进流通规则和惯例,完善流通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加强土地、人才、规章标准等要素支撑体系建设。强化与现代金融的深度联动,充分释放“流量效应”,培育通道经济、枢纽经济等现代流通经济新业态、新范式。
  七、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键要做好就业和收入分配文章。只有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才能实现收入的稳定增长,进而带来消费环节的顺畅,才能最终实现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居民持续稳定增收和生活品质改善,促进劳动力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只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才能进一步扩大消费和拉动消费转型升级,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和有效内需,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是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收入之源。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不仅是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也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带来收入的提升和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收入平稳增长及分配结构优化必然带来消费规模的扩大及消费结构的升级,进而实现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良性循环。稳定和扩大就业,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努力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
  二是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劳动力再生产良性循环的保障。目前我国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并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以及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激励机制不完善,这制约了居民持续稳定增收和生活品质改善。此外,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及包括重特大疾病等在内的生活风险压力过大,导致部分群体“不敢生育”。促进劳动力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对教育事业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投入,提升全社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要加快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他们有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欲望和基本条件,是拉动生产、促进消费的最大群体,也是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最稳健的动力。因此,让大部分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不仅是消费升级和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大力拓展民众收入及财富的增量渠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流动。同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强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让有潜力的低收入人群尽快步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使之成为大国内部可循环的主力军。
  八、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这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推动双循环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才能既推动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又增强发展的主动权和安全性,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与水平。
  一是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大市场循环畅通。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贸易、资金等互联互通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需深入推进,才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畅通“一带一路”大市场。应同各方共同继续努力,加快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设施联通网络。应在项目建设、开拓市场、金融保障、规范企业行为、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应推动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让资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效流动起来。应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形成多层次合作架构,为“一带一路”大市场循环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以贸易创新发展为抓手推动国内国际供需良性循环。贸易是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对外贸易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和挑战,必须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应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这张“王牌”扩大进口,使我国成为全球商品和服务的巨大引力场。应不断提升出口质量和效益,走优质优价道路,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应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服务进出口。应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培育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面向全球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我国已成为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大国,但资本双向流动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从而增强我国在产业链、供应链双循环中的资源配置能力。应继续积极稳妥推动企业走出去进行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为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资本供给,深度参与和引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应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国内国际实体经济循环提供强大的货币金融支撑。应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探索新形势下的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建立健全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
  九、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这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各领域改革走到关键时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科学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有可能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甚至导致风险扩大、矛盾激化。因此,需要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打好防范外部经济和资源能源冲击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内部金融领域和生态领域的战略主动战。
  一是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针对人工智能芯片、5G芯片、原研药、新型发动机、新能源电池、精密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加大原始创新投入力度,完善国家重大基础科技研发平台体系,促进相关技术装备供应的多元化,大幅提升对核心技术、标准、生产工艺的掌控能力和安全可控水平。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进行评估,识别风险等级,分类施策,及时提供风险预警与应对方案。制定和实施制造业降成本专项行动,稳定国内制造业发展。
  二是确保粮食安全,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应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粮食安全制度体系,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要继续加强国内油气干线管网建设、务实推进国际能源合作,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同时,发挥我国在能源技术、资金、装备、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进口多元化,提高资源能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三是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应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完善金融管理制度。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健全金融控股公司规制和监管。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积极有序发展股权融资,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全面、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四是确保生态安全,实现永续发展。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方法论,以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为导向,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化长效机制,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高度重视和逐步强化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新型污染物治理,切实以绿色发展引领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同。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