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新生活 & 新科技
科普+社会治理:激活校地协同新动能
2025-04-03 16:04
来源:学院路街道
字体: [   ]
春风轻拂,万物复苏,月华小镇首届春耕会在盎然生机中启幕。春耕会以“科普赋能治理,耕读滋养成长”为内核,邀请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康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洁、社区建设办公室文体科技负责人郝梦、学院路学区科协常务副主席刘欣,以及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张勇等嘉宾,见证校地协同、多元共治的成果。 

 

沐浴在和煦的春光下,月华小镇披上了翠绿的新装。作为学院路街道“科普+社会治理的实践基地,这里通过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社会治理需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耕读教育场景。学生们化身科普小园丁,在班级农场中筑起创意篱笆,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劳动实践。

 

康云在云朵田园播撒种子时对同学们说: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需要土壤,你们也一样。希望你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传统耕读文化。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的农事活动就是很好的观察和实践的机会。 

 

随后,康云书记、青青校长与学生代表共同揭晓学院路街道“科普+社会治理治理“月华小镇科普小讲师团”金牌科普团。这块的牌匾,既是“科普小讲师团”传播农耕文明的起点,也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体化平台。

 

在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张勇的《长空当歌——我们身边的那些鸟》科普讲座上,农耕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被巧妙衔接,“科普+”理念从田间延伸至生活全域。讲座中,类似“如果我碰到一只被遗弃的幼鸟怎么办?”等诸多问题都引发热烈的讨论。人与自然究竟如何相处?同学们开始思考,科研探索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发芽。

 

郝梦表示:我们以耕读田园为载体,通过学校导师带项目、学生讲师传知识、社区居民共参与的模式,让科普教育从单向输出升级为双向奔赴,为基层治理注入科技温度与文化活力。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