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新生活 & 新科技
数字电视业务如何留住受众?
2023-09-05 15:09
来源:人民邮电报
字体: [   ]

  当下抖音、微信直播等流媒体方式吸聚了大量客户,许多受众注意力分散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电视机日均开机率不足30%,通信企业数字电视产品实际收看率走低。面对如此窘境,数字电视产品如何以更丰富的内容、更优质的体验留住观众、吸引更多用户,值得运营商认真思考。

  海量内容、丰富应用、大屏享受……有效需求是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出来的。学会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不断提高数字电视产品对不同年龄段用户的友好度,让消费者享受到品类更多元、性价比更高的优质视频内容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口碑和市场双丰收。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不断提升节目的精神力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满足用户个性化观看需求。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消费空间在持续拓展,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的意愿也更为强烈。随着更多新栏目的加入,聚合广播、电视台和视频平台内容,让数字电视走进更多家庭,最大限度发挥数字电视庞大内容池的吸引力,进一步打通内容生态隔断,调整产品定价策略,根据用户反馈优化使用体验。节目回看给错过时间点的现代人提供了获取信息的另一方式,观众能够随时收看,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产品更新迭代、市场策略调整,不能忽视消费者权益、社会公共利益,产品更新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社会承受能力。特别是对于老年群体,复杂的操作已经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在内容与服务变得日益多样化的当下,要让操作更简便、功能更人性化,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尝试与流媒体平台多渠道融合发展。无广告和随时随地的追剧体验让越来越多观众投入流媒体平台的怀抱,时事新闻报道和体育直播成了数字电视留住观众的不二途径,电视直播在打造时效性节目上依旧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在新闻报道上的多渠道协同,直播栏目线上线下联动,凭借多元化娱乐形式、多领域展开合作和互相引流实现双赢。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通信企业数字电视产品要深入把握受众需求和观看习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不同类型节目作品齐头并进、共同繁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