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推荐
制造业企业如何锻造“创新”钥匙?
2022-08-30 16:08
字体: [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杜壮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相互交织,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世界格局加速演变,装备制造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变局”之中探寻创新发展的“应变之策”,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对创新发展敏感性最强。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企业创新活力强劲。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20.3%。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3.4万件,同比增长23.4%,以占国内企业47.8%的数量产生了国内企业63.3%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着强劲的创新活力。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根本是创新。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相互交织,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世界格局加速演变,装备制造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变局”之中探寻创新发展的“应变之策”,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近日,在“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发布会(2022)”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应用牵引、问题导向为原则,全力攻高端、夯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加快提高机械装备的国产化替代率,提升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关键是培育
  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等都需要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力量,其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
  来自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发挥了技术创新生力军作用,科创板上市科技企业超过200家,总市值超3.2万亿元。这组数据显示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高技术企业中,制造业相关企业在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制造业GDP占比大幅提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8.8%,比2021年提高1.4个百分点。目前,包括2.25万家部省“白名单”企业在内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已实现平稳生产,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对于制造业来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培育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工信智库联盟秘书处何霞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是稳经济、稳就业、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创新的重要载体。在何霞看来,工业互联网是实现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
  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超过150家,遴选出28个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重点平台的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工业APP数量28万余个。
  “工业互联网作为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装备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和方法论。我们要认识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形势,抓住技术产业变革机遇,发挥我国庞大的产业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何霞表示。
  在机工智库研究员袁雪峥看来,要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基础能力和平台建设,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实现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共享、协作和优化。
  袁雪峥表示,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步实现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变化,基于多重动力集成、多种要素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产品创新
  是价值创造载体
  制造业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本刊记者从发布会上得知,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为例,我国未来每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将达到万亿元以上,产业规模4万亿元以上;将为我国GDP增长贡献一个百分点,对增长贡献率将达到20%;可以解决500万人员的就业。
  机工智库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创新着眼点在从简单产品开发制造转向更符合“第一性原理”的客户需求方向,技术创新重点从简单的技术集成和应用开发进入基础技术创新突破。为适应创新的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各领先企业采取了各具特色的创新策略,以带动世界级制造能力的培育。
  从商业模式创新上,袁雪峥表示,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不仅是对现有需求的挖掘,更是范畴延伸,是全生命周期价值创造。对此,她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过去制造企业更多关注的是设备本身,像磁共振、CT、PET,等等。但是从病人的角度,他们与家属并不关心用什么设备,也不需要告诉他核磁共振扫描是多少特斯拉还是多少高斯。他们更关心的是怎么治病、怎么提供医疗解决方案。因此仅以设备为主要方向是不够的,要跨出影像设备本身,聚焦临床,以患者为中心,形成个性化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
  从产品创新上,袁雪峥指出,产品创新是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载体。《中国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为27.4%,但达到国际市场水平的新产品占比不足4%。机工智库经过调研发现,领先企业产品创新追求的方向是高端化和数智化。
  美的就是一个例子。在工信部公布的《2022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公示》中,广东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云智数”)的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等1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代表入选。作为美的集团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环节,美云智数通过行业解决方案、工业软件、产业互联网和平台运营将美擎平台向各行业、各领域进行推广。
  “美云智数主要是关注互联网平台能否打通供应链及产业的上下游,比如模型、数据等要素的使用。”美云智数技术产品和研发中心总经理侯宝存曾告诉本刊记者,在美擎平台的生产制造环节上,除了一些管理系统如MES、APS,美云智数更多强调的是仿真,即实现生产环节上的仿真应用,进而实现整个生产制造的全数字化,降低生产制造的试错,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制造管理成本。据悉,截至目前,美的在数字化转型中已主动投入超120亿元。2021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3434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净利润290亿元,同比增长5.5%。
  机工智库认为,一方面,产品高端化是制造企业目前面临“两端挤压”、传统竞争优势削弱背景下,转型的必由之路,可通过技术、品牌、渠道等高端要素获取。
  另一方面,在科技革命背景下,数智化可有效提升产品交付及后期运维质量。
  向产业链集群
  或产业链生态型创新转变
  除了自身产品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机工智库认为,目前我国创新组织形态正在从单一企业、部分企业创新向产业链集群或产业链生态型创新转变。
  以产业较为集中的制造业园区为例,赛迪顾问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2022)》显示,从百强园区数据分析看,2022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中,先进制造业优胜集群内的园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度的均值比其他园区的均值高出62.4%,研发投入强度的均值高出27.0%,地区生产总值的均值高出56.9%,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均值高出89.7%。
  “领先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形成对自身供应链的融合能力与深度掌控能力。”袁雪峥表示,研究发现,企业已普遍意识到了供应链变革势在必行,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来改造供应链以实现创新增长,但仅有约10%的企业通过成功改造供应链,对创新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以株洲为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坐落于株洲田心,这里有一个概念,叫做“一杯咖啡的时间”。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集结行业顶尖专家商讨技术细节。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从配送走向总装可以按小时计算。如今,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能够为全球轨道交通用户提供从器件、部件、系统到整机、大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本地配套率80%以上。
  从株洲集群发展可以看到,产业集群的形成在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创新的同时,提升了中车的集成式创新的能力。
  对于制造业企业如何形成紧密联系,袁雪峥认为,要鼓励和强化企业间联盟竞合,整合关键价值单元,吸引优质资源集聚,进行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机制,推动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深度合作、协同攻关,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END
  来源:本刊原创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