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2020年6月以前,中兴盛达公司90%的钢绞线还是传统规格的产品。但现在,80%生产的都是高附加值产品了。”新天钢集团中兴盛达公司供销部煤矿科的王志军介绍,现在,中兴盛达公司的钢绞线产品已经实现了从单一规格向全系列转变,能覆盖核电、风电、水电、光伏、LNG、水利、煤矿和边坡锚固、传统基建等应用场景。
据了解,2019年混改之初,中兴盛达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但自2020年6月起,总经理李宝军接管后,经营开始有了起色,实现了利润总额连续4年正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2024年,公司还凭借预应力钢绞线的硬壳技术实力和出色市场表现,拿下了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殊荣。
混改后,中兴盛达为何能交出这份漂亮的成绩单?本文将以世界最大直径钢绞线、中兴盛达公司的高附加值产品之一——1×19W-Φ34.6mm超大直径钢绞线的开发为例,窥探其品牌建设的秘密。
以销定产,销售人员打前战
“当时正赶上疫情,我带着生产、技术人员一起去宁夏羊场湾煤矿现场,下到地下800米深的矿井调研用户需求。”侯立山回想当时的场景时表示,井下空气相对混浊、潮湿,煤尘飞舞,视线模糊,灯光昏暗,设备轰鸣,不时有从围岩上掉落的碎石,尽管条件艰苦,但销售带着生产、技术一起跑市场的背后,反映的是公司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
中兴盛达改制后,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从以前的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以销定采。销售人员过去“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的思维,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主导、客户个性化定制日益凸显的新趋势。如今,公司的销售需要主动、及时地捕捉市场动态、掌握客户需求,并协同生产、技术部门参与调研市场,为客户准确答疑,制定解决方案,对方案的可行性作出初步判断,才能确保订单的顺利推行。
随着一些深部复杂条件的巷道和含盐碱等易腐蚀作业环境的煤矿逐步被开采,对预应力钢绞线的承载力、抗变力、耐腐蚀性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尽管“每下一次矿井都心怀忐忑,但这也为公司打入更多高附加值领域提供了更大可能。”中兴盛达公司供销部煤矿科的王志军介绍,公司混改以来,将晋煤、陕煤、龙煤、平煤、宁煤等大型国有煤矿作为重点用户,着重扩展了Φ17.80mm以上矿用大规格预应力钢绞线的市场份额,其销量从混改前的每月1000吨,逐月递增,到现在月均销量稳定在10000吨以上。
创新赋能,技术人员敢挑战
作为下矿井调研的技术人员——中兴盛达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王莉回到公司后一度承受着巨大压力。因为在现有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产品标准中,1×19结构(1根钢绞线由19股钢丝捻成)的钢绞线最大规格为Φ28.6mm,而Φ34.6mm的钢绞线,超出了现有的最大规格,配丝尺寸(每股钢丝的直径)无从比照。一旦配丝尺寸设计不合理,试车过程中钢绞线就无法一次捻制成圆,会出现松散、椭圆等各种实际问题,造成生产废线严重,产生高昂的试制成本。
尽管困难重重,但王莉察觉到,这是公司产品抢占煤矿市场赢得品牌口碑的一次难得机遇。她迅速组织成立了课题组,制定详细的工艺开发方案。在试制过程中,按照中心丝、内层丝、外层细丝、粗丝的结构,小捻距进行捻制,每百米予以试制,减少废线产生。经过实物质量的对比,最终确定了最优的配丝尺寸,成功试制出矿用锚索1×19W-Φ34.6mm超大直径钢绞线。同时,还联合下游生产企业同步研发钢绞线配套使用的锚具、机具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Φ34.6mm钢绞线的前期市场开拓工作。
谈及混改后的工作体会,王莉表示:“公司混改以来,来自市场的压力直接传导到每一位技术人员身上——每笔订单都要测算利润空间,而产品的利润只有通过开发特色产品、提高产品性能才能实现。”因此,她带领技术中心坚持在创新中把握机遇。“自2019年混改以来,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是混改前的3倍。同时,通过调整布局,升级生产装备,优化工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在2019年到2024年间,从0.14降低到0.07吨标准煤。”中兴盛达公司技术中心科技管理认证科梁颖说道。
坚守品质,生产人员稳奋战
虽然Φ34.6mm钢绞线试制成功,但批量生产时,从拉丝、捻股再到层缠,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由于大直径钢绞线原料——盘条的直径大,初始强度相对较高,拉丝工需要具备精湛的焊接技能才能完成盘条之间的焊接,为此“当时都是指定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拉丝”,中兴盛达公司预应力车间操作工叶腾跃回忆道,“但最难的在于改变穿线工艺,拉拔好的钢丝在捻股前要进行穿线,每个穿线孔的钢丝线序不能有误,否则在捻制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阻力大出现嘬断。”“捻完股的钢绞线,每米重达6.3公斤,相比于1.1公斤每米重量的普通钢绞线,需要3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最后的层缠工作。”
站在前不久才改造完成的敞亮车间里,中兴盛达公司预应力车间主任赵学刚说,在钢绞线产品从单一规格向全系列转变的过程中,“中兴盛达尤其注重强化以质量成就品牌的管理思路。”作为生产部门,无论是通过增加产线、还是调整生产布局,都是为了保证更高效、更高质的产品交付。
矿用锚索1×19W-Φ34.6mm超大直径钢绞线的成功开发,填补了国内外标准的空白,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是中兴盛达公司在销售、技术和生产之间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打造预应力钢绞线产品品牌的一个典型缩影。作为新中国第一根钢绞线、第一根钢丝绳的诞生地,中兴盛达公司正是因为主动求变,在传统规格产品的生产上坚定做“减法”,将重心转移到高附加值钢绞线的开发上来,才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品牌成长之路。(文/冯明/图/王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