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四梁八柱”支撑专项工作开展
2020-09-27 15:09
字体: [   ]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四梁八柱支撑专项工作开展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融媒体记者 艾丽 现场报道

  927日下午,为介绍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配套规划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中宣部宣教局冷志明,文化和旅游部政法司司长张永新,水利部河湖司副司长刘冬顺,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万军,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辛泸江出席会议并答记者问。

  据了解,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组成,全长近3200公里。据统计,大运河沿线水工遗产、运河故道、古城古镇等有1200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0余项。欧晓理介绍,为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国家发改委联合文物局、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分别编制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四个专项规划,指导沿线8省市编制了8个地方专项规划。

  目前4个专项规划和8个地方实施规划已全部正式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的规划体系已经形成,这也意味着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

  欧晓理提出,四个专项规划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专项领域工作的全局性、支撑性指引。

  一是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灵魂,明确了大运河文化遗产全面系统保护的目标,坚持以文化和生态保护为引领,着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建设,提出了强化文化遗产、依法保护,加大文物监督管理力度,改善文物保存保护状况,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增强遗产传承弘扬能力,加强国际国内宣传推广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二是以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为支撑,明确了大运河主要河段实现有水,11个河段实现旅游通航的目标,确定了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各河段河道管护重点,提出了改善水系资源条件、完善防护排涝保障功能,促进岸线保护和服务提升,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航运绿色发展,完善河道水系管护机制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三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为保障。明确了大运河沿线生态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将用水总量、水环境质量等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了强化生态空间保护与用途管制、建设绿色生态廊道、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强化流域水污染防治,积极防范环境污染风险,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四是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关键,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将国家文化公园展示、资源开发、品牌标识等作为重点,提出了推出文化艺术精品力作、推进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培育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和系列品牌,促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单个地方实施规划是各地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具体实施依据,既遵循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基本要求,对规划纲要、建设方案和四个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又立足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点,明确了各地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建设目标、主要任务。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会同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凝练和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推动系统性遗产保护,谋划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共建共治共享。

  推进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张永新认为,此举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区性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张永新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区性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据统计,大运河沿线水工遗产、运河故道、古城古镇等有1200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0余项,这些是大运河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是大运河文化的独特标识,也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深厚根基。要充分发挥旅游对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推广作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同时,沿线八省市文化产业位居全国前列,日益成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以融合发展为导向进一步促进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叠加、优势互补,有利于提升大运河旅游独特内涵,彰显大运河独特魅力,使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入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他介绍,这也有利于促进沿线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大运河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沿线交通路网密集,产业体系完备,各类资源丰富。以文化和旅游融合为抓手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带,将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形成更加有效的区域联动发展机制,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实现区域创新融合、协调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

  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阐释和展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前,北京市文物局在北京京杭对话活动期间,组织了一场以数字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为主题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张廷皓在论坛上表示,我们的大运河体现了人类农业文明中,水利方面最高的工程水平。他还指出,满足当时人们的功能需求是文物的初始价值。随着初始价值的消失,其价值变成其他的功能要求,即说明历史的要求、说明人类文化成果的功能。

  关于数字大运河,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晓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基建,为大运河这样具备历史人文经济综合价值的大IP做好赋能,正当其时。王晓刚表示,数字化技术能让文化遗产重焕生机,有力推动了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在他的设想中,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大运河的老照片修复成高质量的照片,通过大数据恢复大运河沿岸古建筑当年的场景;可以开发出更智慧的导航,串联起大运河沿途各城市和景点,并实现基于游客偏好而进行的个性化内容推荐;还可以通过情景化、沉浸式的传播模式,形象生动展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让运河流淌到每个人的眼前和身边。

  新技术的引入,也为大运河文旅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特别是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当下,互联网+运河文化助力大运河IP活化,增强了大运河的生动性和表达性。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