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资讯
轻量化+多智能体,神农大模型让农业AI好用普惠
2025-10-15 12:10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 [   ]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以前育一个生菜新品种要五六年,现在靠神农大模型两年就能成!”在北京市怀柔区神农AI农场丹辉基地,种植户看着长势喜人的“雁栖2号”生菜感慨道。10月13日,在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的神农大模型3.0,正通过“轻量化+多智能体”架构,让这样的农业科技变革在多地发生。

  此次发布的神农大模型3.0架构革新推出32B、7B、1B三个版本,通过动态稀疏机制与增量压缩技术实现算力缩小50%,模型总体性能反而提升5%。“32B版本性能全面超越上一代70B模型,1B版本可搭载于‘神农—启航’一体机等简易设备上运行。”项目核心成员、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王耀君介绍,角色特异性适配器技术让模型可化身各类农业专家。

  在育种领域,智慧育种智能体已展现威力。该智能体整合千万条基因与生产数据,通过算法优化育种流程,将“雁栖系列”生菜育种周期从5年缩短至两年,试种品种抗逆性提升,农药用量减少15%。在怀柔区神农AI农场雁栖基地,智慧种植多智能体联动传感器与无人机,实时采集20余项农田参数,精准调控水肥,玉米亩产提升的同时灌溉量减少15%。

  利用神农大模型,智能体协同让复杂农事更高效。北京市昌平区大棚里,巡检机器人发现生菜叶斑病后,立即调用病虫害识别智能体确诊,同步触发灌溉智能体调整水肥配比,人工成本降低30%。养殖户通过手机连接智慧养殖智能体,拍摄畜禽影像即可获取疫病诊断建议,这一功能已服务内蒙古、山西等地超10万用户。

  国产化算力为农业AI普惠铺路。基于寒武纪芯片的一体机“神农—拓疆”,在温室大棚中稳定运行7B模型,其三防设计适配高湿环境,断网状态下仍能提供实时决策。“推理成本较国外芯片大幅降低,边缘场景部署成可能。”王耀君说,这标志着农业AI进入自主可控阶段。

  同步上线的智能体平台已聚合36个场景智能体,支持低代码开发与跨平台部署。北京海淀区农场里,“神农数字人”通过语音交互指导农户操作,遥感气象智能体为黑龙江农户精准预测播种时机,这些应用正推动农业从“单点智能”迈向“系统智能”。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神农大模型3.0以轻量化突破算力瓶颈,用多智能体覆盖全产业链。正如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其信所言,这一垂直大模型正让农业AI从“能用”走向“好用普惠”,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