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人工智能
智能化逐步融入 特种机型待破题
2021-08-20 15:08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   ]
  日前,在山东青岛汇勤农业基地举办的全国智能果园机械专题演示展示会期间,来自50多家农机制造企业,微耕机、果园轨道运输车、藤蔓粉碎机等100多款产品在这里集中亮相。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涛说:“当前我国粮食作物、平原农业的机械化发展速度较快,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丘陵山区机械化的发展还有一定差距。由于面对地形地貌、经济社会发展等复杂问题,迫切需要行业勠力攻关。”
  这场精彩的集中演示只是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办的2021年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60年,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也走过了30年历史。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毛洪表示,协会自成立起就在加强行业自律、服务行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30年的发展历程,向行业证明了农业机械化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未来,协会将坚持不懈推进我国农机流通事业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会议期间,为了更好地给行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还组织科研单位、农机生产与流通企业等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行业关心话题和行业发展短板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机械化与智能化在多领域将实现深度融合
  国外果园机械已进入高效生产状态,各项技术稳定发展并逐渐成熟,已经从高产量向高品质开始转变。未来,果园机械发展之路应该是什么样子?“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的在农业领域应用,果园机械化生产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远程操控。可以通过图像工具实时查看水果生长情况,远程操控机器工作。在田间管理环节,可以实现根据果树形状自动调节喷头高度、根据果树株距自动对靶喷施农药、无人驾驶与喷施农药量自动控制等功能。”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王东伟认为,未来的果园应该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深入融合发展。
  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农业工程系主任、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杨欣表示,智能果园装备是“智慧果园”重要技术载体,未来的智能果园将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实现果园生产管理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人化。
  葱、姜、山药、甜菜等特色根茎类作物在我们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在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主席尚书旗看来,特色根茎类作物生产需要走一条“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之路。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平台,服务于我国农业领域。同时,要保障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制度、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协作发力。
  机具高质量发展仍有诸多问题尚待破解
  甘肃素有“千年药乡”和“天然药库”之称。2020年,甘肃中药材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3%,初步建立了黄芪、党参、当归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机具系统。但与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相比,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刚刚起步”。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团队首席专家张陆海认为,要因品种制宜、因地制宜、先易后难、逐环节(关键)突破、成熟一项推广一项,逐步实现全程机械化。同时,贯彻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种植和定向培育等新发展理念,建好机械化示范基地、确定主推技术模式、选准主推机具。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研究员张旭东期待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保护性耕作。他建议,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推广部门应该深入实际,针对保护性耕作的需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不断创新作业机具,满足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的所需。同时,针对目前免耕播种机重量过高的实际情况,探究一种先进适用的方式,在满足作业的同时,达到真正保护好土壤环境,实现机具的优质高效。
  不论是中草药机械或是保护性耕作机具,它们都只是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一方面。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站长刘恒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加快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2025年农业机械化发展总目标,其中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任务相当艰巨。农机试验鉴定和推广系统要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促进农机化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技术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为抓手,应用农业机械的集成技术,全力以赴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