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互联网+
数字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不容错过——专访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
2022-04-25 16:04
字体: [   ]

  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发〔2021〕29号)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其中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明确提出关于“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等要求,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数字化如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相关问题,本文作者走访了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请他分享工作指导经验与观点。

 

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

  把握数字经济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社会前进动力,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您也曾对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下联通的机遇进行过探讨。请您分享在“十四五”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我国地方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哪些优势与困境,如何从数字化方面助力乡村振兴?

  张新红: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有着多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网民大国优势、应用场景优势、制度体制优势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丰富的经验教训。所有这些都为地方发展数字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不同地区可以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利用好这些优势和条件,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子来。此外,对于绝大多数地区而言,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后发优势”,即可以借鉴先进经验绕过一些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其中的要诀是政策创新。

  对于一些地方而言,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可能不在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不足,而在于认知不足。由于对数字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认识不足,缺乏对数字经济相关知识应有的理解,导致看不到、看不清、抓不住、用不好发展机遇,面对数字化转型就可能出现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不想转的窘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乡村振兴离不开数字化,这一点在国家层面两份关于数字乡村发展的文件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对数字化促进乡村振兴进行总体战略部署,提出了三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了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建设智慧绿色乡村、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信息惠民服务、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等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2022年1月份,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从8个方面部署了26项重点任务,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智慧绿色乡村打造行动、公共服务效能提升行动、网络帮扶拓展深化行动等。数字乡村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乡村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包括农民的数字化转型、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农村的数字化转型等,各地在落实过程中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对于多数地区而言,有一些领域可能会成为创新的突破口,比如信息基础设施如何让广大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如何快速提升广大农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如何丰富应用场景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如何用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盘活涉农资源,等等。


数字赋能低碳建设,推进落实双碳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数字化进程按下快进键。一些企业以抗击疫情为契机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大幅提升了管理效能,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请问在疫情时代以及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如何结合公司实际,用数字赋能低碳建设,推进落实双碳目标?

  张新红:新冠肺炎疫情对数字经济发展客观上起到了加速器和催化剂的作用,数字医疗、网络教育、远程办公、直播带货、产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都提前迎来了发展拐点,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领域都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全面加速转型的快车道。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低碳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重要保障。数字化的核心是数据驱动,本身对资源的消耗就较少,更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对碳排放足迹进行精准监控。只要企业对各种要素及其各个环节充分实现数字化,双碳目标的实现应该不成问题。


企业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

  您非常关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问题,提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的必由之路,并结合“数据法则”指出数据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现如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企业的共识,数量庞大的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您认为企业如何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有效推进国家数字化变革?

  张新红:企业数字化转型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现成的模板,但如果能认清大的发展方向,把握好数字变革的基本规律,就可以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数变:数字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一书中提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八个驱动力量,为了便于形象记忆,有时也称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天龙八部”,分别是:

  ——数字化:重新定义一切。企业是否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所有要素、所有业务、所有流程,比如数字工厂、数字产品、数字研发、数字生产、数字营销、数字服务等。

  ——网络化:网络重构一切。企业的资源调用、动员以及供需匹配,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智能化匹配。

  ——数据化:数据驱动一切。企业的一举一动,各种业务的完成,数据在其中起到决定性推动作用。

  ——智能化:机器会越来越聪明。包括产品的智能化、生产运营的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服务的智能化等。

  ——平台化:无平台不经济。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建好平台,但一定要有平台化的思维,可以利用、参与到别人建构的平台里去。

  ——生态化:从独木到森林。企业的规模化扩张就像是让一棵树不断长大,多元化扩张就像是栽种好几棵树,而生态化扩张就像是一个原始森林——会不断吸引、孵化多样化新生物种。

  ——个性化:每个人都是唯一。通过数字化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创造新价值,获得新发展。

  ——共享化:所有能共享的终将被共享。企业的优质资源可以通过共享的办法服务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的急缺资源可以通过共享的办法方便地获取。

  上述“8化”既是动力源,也是发展趋势、重要机遇、工作抓手。如果都能做好了,企业就会发现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将上述“8化”作为横轴,将企业的所有要素作为纵轴,将企业的主要流程作为斜轴,就可以形成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维魔方”。其中的每一个小方块都可以成为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越是薄弱的地方越容易取得好的成效。


将分享经济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您的著作《分享经济:重构中国经济新生态》中,不仅向读者提供了全球的分享经济发展态势,更是对分享经济在国内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介绍和趋势展望,提出了可行的应对建议。您认为中国如何将分享经济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当中,勾画中国经济新生态?

  张新红:分享经济也叫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和资源配置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思维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供需匹配、使用权共享、大众参与。共享经济平台集中了海量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你拥有的资源可以共享给别人,你需要的资源也可以从别人里共享过来,继而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共享经济模式适用于所有资源,也适用于所有产业和企业,当然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共享化也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共享化促进战新产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树立共享理念。共享经济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利用模式,所有能共享的终将被共享。二是利用好已有共享平台。目前在产品、空间、劳务、知识技能、资金、生产能力等领域都已经涌现出大量的共享平台,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资金、知识、技术、场地、设备、渠道等资源都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获得。所有企业都可以用共享的方法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发展任务,比如企业的创立、研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投资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尝试用共享的方法解决发展中资源不足的难题。三是创新共享模式。战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鼓励各垂直领域尝试建立新的共享平台,盘活产业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企业内部也可以通过共享的办法让各类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构建共享环境。鼓励创新,对有潜力的共享平台“见苗浇水”,在产业或企业内部完善容错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克服共享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

  在当前,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也被根本改变,交易、消费、生产协作的方式不断涌现出新的形态,并且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共享经济就是对这种社会连接和协作方式的变迁,及其潜力的一种重要概括。请问您认为当前的共享经济存在哪些重要的潜力领域,未来的发展要点?

  张新红:从理论上说,绝大多数产品和服务都可以被共享,也都将被共享。从实践来看,共享的产品和服务的范围是逐步扩大的,一般的规律是从高度同质化、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开始,逐步向高度差异化、复杂化的产品和服务领域扩展。

  从实践看,目前共享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扩展到生活和生产的许多领域,但这种扩展很不平衡,一些领域的共享还不充分,有些领域还根本没有发展起来。

  对于未来还有哪些领域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我觉得像制造业、农业、教育、养老、医疗、金融这些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每一个领域的市场规模潜力都很大。这些领域都有一些共同特点:痛点明显、市场广大、条件具备、尚未成形。


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

  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技术一旦全面进行推行,它可能会完全改变我们的产业,改变我们的生产,甚至改变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请问您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应如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新红: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典型集成应用案例,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任何一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化应用都可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数据、算力、算法快速发展的加持下,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在最近十多年出现了爆发式成长。我们已经看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远程控制、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等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前科学家们提出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即便如此,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还只能算是处在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人工智能技术还只能算是弱智能,离强智能、超强智能还很远。

  人工智能领域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方面大有用武之地。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本身就是战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就极具冲击力。更为重要的是,智能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战新产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推动实现各产业产品的智能化、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决策的智能化、服务的智能化等。人工智能的发力点将集中体现在融合创新方面:一是产品融合,即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嵌入各类产品,会产生大量智能产品;二是技术融合,即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关键技术相结合,带来技术的集成创新、集群创新;三是产业融合,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通一二三产业,产业边界消失;四是数据融合,即利用人工智能将产业发展各方面数据整合利用起来,不断产生新业态、新模式;五是虚实融合,即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提升发展质量,创造新价值,拓展新空间。


引导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创新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长期挑战,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十四五”时期筑牢产业安全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我国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居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请问面对新时代引发的新经济、新动能,国家要如何引导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创新,为实现共同富裕而提供重要支持?

  张新红:从培育新动能的角度看,重点应做好四个创新。一是技术创新。一方面要下决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根本性突破,打破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构建参与和引领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另一方面要鼓励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空间。二是模式创新。大力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模式新业态,全面改进发展方式。三是制度创新。培育新动能很重要,释放新动能更迫切,要下决心消除阻碍技术创新、新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四是理念创新。数字定义一切、网络配置一切、数据驱动一切等发展大趋势正在成为现实,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数字变革为主线,切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的数字变革正在深化,其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不容错过。我国对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战新产业和数字经济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全面创新落实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未来值得期待。


张新红简介

  张新红,现任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兼秘书长。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长期从事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参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规划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工作。主持完成30余项重点研究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优秀研究成果奖。2005年起带领研究团队专注信息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2010年开始发布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年推出第一份“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6年推出我国首份《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

  主要著作有《聚焦第四差别:中欧数字鸿沟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和2013年)、《分享经济:重构中国经济新生态》(2016,湛庐文化)、《驱散增长的迷雾:新常态下的新动能》(2017,中国财富出版社)、《共享经济:中国新故事》(2018,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共享经济100问》(2019,中央党校出版社)、《数变:数字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2021,经济日报出版社)等。


组稿:李艾离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购买或投资建议。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