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鲜出炉的2015年度全国百强县榜首,江苏省昆山市近日来在家庭光伏领域再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由于审批手续简化和并网服务到位等因素,使得昆山市迎来了家庭光伏的新一轮普及。据昆山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2015年12月,该公司共有14户居民家庭申请安装太阳能分布式光伏电站,相当于2014年居民申请量的总和。昆山市目前已并网运营有86个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其中,居民家庭用户达到66户。
作为先行者,昆山的“这66户”也备受关注。然而,在不同人的眼中,这一数字的含义却远远不同。
家庭微电网系统逐渐成为主流
所谓“家庭光伏”,就是指将太阳能转化并储存成电能来供家庭用电。目前光伏在大规模电站、商业和公共事业分布式光伏系统等领域已大放异彩,但在家庭领域如今正处于起步阶段。如发展速度走在全国前列的安徽合肥,截至2016年1月,其并网发电的家庭光伏电站项目共有1503个,总装机容量达7.34兆瓦。另一份来自杭州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杭州共有244户家庭装上了光伏发电系统,累计并网容量达975.21千瓦。
实际上,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家庭光伏并不是新鲜事,私人安装屋顶光伏发电,并把多余的电量卖给电网也是常有的事,甚至太阳能光伏板作为普通商品已经进入到当地市场中。但是在我国,家庭光伏仍是个新鲜事。我国的国情可否培育出家庭光伏发展所需要的土壤呢?现在来看,谁也不知道答案。
但是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近几年来,我国家庭光伏技术不断进步;二是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此事。
目前,家庭光伏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家庭离网光伏系统、家庭并网光伏系统和家庭微电网系统。“离网”是指光伏系统与公共电网没有直接联系,其规模小至几百瓦的照明电源,大至上百千瓦的独立光伏电站,特别适用于岛屿、深山、荒漠、大草原等无电地区,也适用于城市中铺设线路困难且成本高的场所。“并网”是指把太阳电池发的直流电通过控制逆变装置变换成交流,经过相位整合后同电网的交流电合起来使用。“微电网”则是由可再生能源电力、辅助电源和储能系统组成。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表示,并网系统存在着发电和供电的间歇性、不稳定性的问题,对电网的影响不言而喻,微电网系统则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
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透露,国家能源局正通过三项工作推动新能源微电网发展:一是启动新能源微电网的示范项目建设;二是完善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和标准体系;三是研究出台支持新能源微电网的政策。
除此之外,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促成家庭光伏的普及和推广。2015年12月,浙江省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征集家庭住户屋顶光伏商业模式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家庭住户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11月,广州市决定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取后补助方式,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满1年或验收合格后开始补助,对于项目建设居民个人或单位,按照0.1元/千瓦时的标准,以项目上一年度所发电量为基础计算补助金额。
而上海市更是早在2014年5月,便出台了《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针对家庭和学校光伏用户提供5年0.4元/度的全电量光伏补贴,加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的20年0.42元/度的补贴,每发一度电能够享受合计0.82元/度的补贴,补贴力度位居全国前列。
一片向好的声音中也有质疑
家庭光伏的优点不言而喻——安全可靠、无噪声、无辐射、无需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寿命长……加上国外已经有先进成功经验,政府大力推广自然无可厚非。
“分布式光伏是与光伏电站对应的,属于两种不同形式,后者规模大,但是输送困难;前者分散,而且发展好了,规模也不一定小,千家万户的屋顶加起来可能比西部总体面积还大,而且分布式发展还减少了长距离电量的输送与流失。所以说,分布式光伏是需要推广发展的。”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专业副会长、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曾少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赵春江亦表示,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通常为3-4千瓦,由于发电容量小,因而单体设备和工程材料的单件重量一般不超过20千克,对屋顶和室内施工非常有利。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这一新科技产品必将步入千家万户。
但是在一片看好的声音当中,也有并不那么乐观的观点。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昆山这“66户”显然还成不了气候。“这个数字依然是很小的,现在出现的几十户、几百户家庭光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家庭光伏在我国是走不远的。”
林伯强对本刊记者表示,关于家庭光伏的问题,他专门去过德国考察。“我认为家庭光伏并不适合我国国情。首先是物理空间的限制,欧洲国家都是有屋顶的,我国城市里是没有屋顶的,即便有人想做光伏,但是楼顶是大家共有的,存在一定困难,农村倒是有屋顶,但是农民并不富裕。第二,我国电价很便宜,同时居民用电量低,低价和少量相乘,家庭光伏一年下来盈利并不多,所以人们做家庭光伏的动力并不足。比如说你忙活一年才赚了两三千元,肯定就不做了,但如果赚了两三万元,还是有动力的。”林伯强具体分析了我国和欧洲国家的国情差异。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万军对此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我国在屋顶安装光伏,很大的问题是屋顶产权不清晰,这点不像欧洲,欧洲大部分房屋是小别墅,安装很方便;而我国城市居民楼多是高楼,城市居民安装家庭光伏不太现实。在农村装一个光伏,需要几万块钱的投资,对于农民来说,做光伏的钱还不如直接买电。”
资料显示,一般的家庭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容量约3-10千瓦左右,按每瓦成本10-12元来计算,系统投资约3.6万-12万元左右。根据光照条件、用户侧电价、补贴及系统成本的不同,6年左右可以回收成本。对于农民来说,这6年确实不是每个人都等得起的。
政府力推用意何在
那么,既然家庭光伏在我国的前景并不明朗,为何政府还在力推?专家口中的缺点,政府一定先期调研过了,那这是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对此,林伯强表示,这是因为家庭光伏还是有诸多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家庭光伏系统发的电可以直接消纳,不存在市场的担忧,而且对整体电网没有影响。“所以政府的态度就是鼓励和推动,能做一个是一个。”
赵春江表示,家庭光伏发电系统太阳电池组件串的并联数一般不会超过两个,故可省去直流汇流、直流配电、交流汇流等设施,使得系统简单明快。系统离负载近,能充分发挥就地发电、就地使用的优势,减少了远距离输电损失,经济效益高。
林伯强进一步表示,家庭光伏在我国前景不明晰,并不是意味着家庭光伏不好,甚至分布式光伏不好。分布式光伏在小区、工厂等物理空间充裕的地方还是可以开展的;另一方面,农村如果前期投入由政府来埋单,农民也是愿意做家庭光伏系统的。
就像是家庭光伏从离网系统到微电网系统走过的漫长道路一样,推广家庭光伏业一定会是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当初应用离网技术的时候,并没有料想到今天的微电网技术,人们是从不知到认知,是从应用中发现问题进而研发解决问题。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我国国情和家庭光伏的不对称,如何妥善处理这一问题,是提升技术手段,亦或是改变应用方式?或许处理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家庭光伏在我国可以走多远。
栾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