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创意 > 数创装备
“AI之争”加速向中端手机市场蔓延
2024-05-20 17:05
来源:证券日报
字体: [   ]

  5月16日,魅族宣布发布全新的Flyme AIOS、AI手机等跨端系统和产品,布局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的AI融合生态;而近期,联想也将AI技术从PC向手机落地,旗下摩托罗拉推出了联想系首台AI手机;此外,华为则宣布最新的鸿蒙4.2与盘古大模型加速覆盖主流终端。据了解,本月OPPO、荣耀与iQOO等厂商还将在AI手机上有新动作。

  “在AI浪潮之下,全球主要手机厂商投身AI是大势所趋,国内企业正在围绕AI加速提升算力、多模态能力,实现AI在系统、终端等的全渗透,深度整合及创新消费级C端应用。这也意味着手机的AI之争不再是集中在端侧模型等的局部竞争,而是全生态之争。”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副秘书长宋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AI之争”进入新阶段

  “AI之争”正加速从手机的高端市场向中端市场蔓延。在新的谋局中,头部手机厂商将AI能力与自研操作系统等融合,也推动手机“AI之争”从底座、终端进入全生态竞争的新阶段。

  随着各家纷纷发布AI新品和扩大AI布局,新一轮中端手机的“AI之争”正在拉开序幕。

  此次魅族方面表示,新发布的魅族21 Note手机AI性能提升335%,融入虹软图像算法,屏幕触控融合AI算法,算力提升了50%。同时,魅族在该款手机首次使用超级上行技术,让5G网络提速,成为华为之后第二家介入该技术的厂商。这是魅族宣布All in AI战略后,AI在其全生态的一次大规模落地。

  OPPO和iQOO手机新品比拼重点也将聚焦AI能力。其中,OPPO透露新机将引入全新的AI功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内大步跃进。值得关注的是,以上厂商新机均定位中端。

  今年以来,伴随着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竞赛愈演愈烈,各手机厂商不约而同地将竞技焦点转向AI大模型等,纷纷在AI对系统、终端等的全面渗透上下功夫,强调操作系统与大模型的协作能力,并将AI和5G-A等新技术与手机融合。

  例如,此次,魅族全新操作系统Flyme AIOS在大模型上,新增任务剧本和任务机器人两大系统AI原生能力,从而联合调动多终端设备,实现手机、车、家无界生态。公司宣布AI正式全面进入系统生产力新阶段。

  华为也将盘古大模型与鸿蒙操作系统共同视为生态底座,向终端全面渗透。荣耀则将自家操作系统魔法OS的新内核定义为“平台级AI”,并加快大模型在平台级AI的全面加持。

  “AI手机将成为集通信、计算、感知于一体的智能终端。手机厂商建立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等万物互联的AI体系,最难的是形成完整的系统整合能力。”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高级工程师盛乐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产业链联合破局

  “国产头部手机厂商正在加速投身AI底层系统和全生态软硬件独立研发进程。未来,缺乏独立自研操作系统和有竞争力的本地化AGI大模型的厂商,将在数据安全、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限制。手机厂商要打造真正的AI手机,还有待移动端芯片和硬件架构的持续突破。”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认为。

  面对AI落地在算力、芯片等环节的难点,手机厂商与产业链也在联合破局,多家上市公司成为主要力量。

  据了解,方邦股份表示,AI手机对电磁屏蔽膜提出了新的需求,公司与华为、小米等厂商加速创新。诚迈科技称,其参与推进荣耀魔法大模型研发测试。美格智能自研的高算力AI模组应用于智能终端。希荻微则研发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芯片,为AI手机等设备长续航加持。

  宋嘉认为,产业链企业在芯片、模型、应用等领域开展跨界合作将是行业趋势,从而开启行业全新的创新周期。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