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创意 > 内容创新
探访南京民俗博物馆:传统非遗“牵手”新元素
2019-10-28 1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   ]

  秦淮灯彩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眼下,传统的非遗正逐渐迎合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用LED灯代替蜡烛;除了传统荷花灯、兔子灯外,还有各种卡通、夸张的造型;甚至还能达到形、色、声、光、动的效果。

  近日,“文旅融合看江苏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采风团走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探访南京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话。

  “做花灯最重要是有耐心,能够静下心来。”博物馆里,秦淮花灯非遗传承人曹真荣的手上“刻”满了南京的灯彩记忆。从5岁就迷上了扎灯,到如今已年过七旬的他,对制作花灯依旧乐此不彼,几乎每天都要“扎”进灯纸、浆糊里。

  “秦淮灯彩特别接地气。”在曹真荣眼中,比起其他造型复杂的工艺品,秦淮灯彩小而精致,轻便易携,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中。

  如何让非遗走上“寻常百姓餐桌”?曹真荣提到,就秦淮灯彩而言,最难的是造型设计,要想创作新的作品,造型设计是关键。“如今花灯的形象款式更为多样,颜色更为鲜艳,保存的时间也更长。”

  在选材方面,以往的花灯用纸张、废料来做,现在用竹子、铁丝来扎,更经济实惠。如今,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用LED灯代替以往的蜡烛,既安全又环保。

  “材料在变,但文化内涵没有变。”带着这份热爱,他在不断创新。如今,曹真荣独创的火烤竹篾的技术,与铁丝的可塑性相结合。经他手制作的室内灯、纸扎灯、丝绸灯,均能达到形、色、声、光、动的效果。

  对于非遗传承,博物馆里葫芦画非遗传承人张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传承好非遗,要坚持古典、本真,要有地区特点,要有现代元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文化,对于文化传承,张苗很有信心。

  “我的梦想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葫芦,不是靠我们画,而是让大家知道葫芦画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能画得好。”张苗说。

  文化既来自于传统,又延续为传统。目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深入学校、街道及社区,让更多的青少年及市民朋友全方位感受非遗文化,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搭建了亲近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平台。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