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生物产业 > 生物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何维C低?我国科学家有了新发现
2021-07-13 14:07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 [   ]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可以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或畸形的慢性疾病。即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其致病原因并不清晰。近日,国际知名胃肠病学杂志《肠道》(《GUT》)发表了题为《肠道微生物通过维生素C降解途径促进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揭开了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新机制。而这一发现与肠道菌群有关。

   

  

  上述发现源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韩金祥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韩金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宁康教授、山东大学张磊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多发的、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风湿免疫病,后期导致关节功能的丧失,甚至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韩金祥教授团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高,预后差,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常处于中晚期。西方有一句谚语:“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这句话提醒着人们维生素C可帮助我们抵御疾病。

  据了解,本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维生素C水平过低,是由于肠道微生物影响所致,据此提出了类风湿关节炎“菌-肠-关节轴”的致病新机制。该研究用众多细节发现了上述机制的前后逻辑,即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发生时,肠道菌群悄悄的启动了“菌-肠-关节轴”,大大降低了维生素C的含量,而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维生素C。由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表征不显著,而被忽视。

  该研究还发现大肠杆菌与牛链球菌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阶段显著活跃。专家认为,以上发现对于通过“菌-肠-关节轴”机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新思路。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科学学院赵燕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程铭悦为共同第一作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受访者供图)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