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生物产业 > 生物技术
研究揭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微环境机制
2025-11-27 15:11
来源:中国科学报
字体: [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教授宋涛、副教授张李洋、教授张隆伯团队与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团队合作,揭示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微环境机制,并提出了靶向代谢重编程的治疗新策略。11月18日,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

  肺癌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差、治疗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转移起始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尤其在代谢层面的调控网络仍有待挖掘。

  研究团队对湘雅医院及玛丽医院NSCLC患者的肿瘤及血液样本进多层次多组学测序,发现一类名为 LOX? Malig-5 的“转移起始细胞”。这些起始细胞会与特定亚型的中性粒细胞紧密交互,后者能够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共同构建有利于癌细胞扩散的转移生态位。

  代谢研究进一步揭示,转移生态位中棕榈酸水平显著上升,是造成脑转移的重要代谢推动力。基于AI药物预测模型,结合体内外实验,研究团队进一步筛选出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 TVB-2640,它作为潜在治疗药物,对阻断肿瘤代谢推动力并抑制脑转移有较好成效。

  据介绍,该研究为理解 NSCLC脑转移的细胞互作和代谢机制提供了重要新见解,为开发新型代谢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依据。研究不仅揭示了NET依赖的细胞互作在肺癌脑转移中的核心作用,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代谢靶向策略和启示。(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昊昊)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