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生物产业 > 生物技术
研究揭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机制
2025-10-22 15:10
来源:中国科学报
字体: [   ]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影像研究所研究员黄晓琦与教授龚启勇团队在《自然-心理健康》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多中心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数据,首次从全局、区域间以及网络三个尺度系统分析并揭示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脑功能连接模式的空间尺度依赖性。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研究团队整合了来自三个大型队列的454名7~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数据,其中包括227名ADHD患者和227名典型发育对照,系统比较了ADHD患者与正常发育对照之间的脑功能连接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在全脑水平,患者在默认模式网络(DMN)的核心枢纽区域表现出全局连接减弱,而在左侧舌回等视觉脑区则出现负性连接增强。

  在区域间水平,ADHD患者呈现出低连接与高连接并存的复杂模式:低连接主要集中在DMN内部、DMN与视觉脑区之间,以及突显网络(SAN)、额顶网络(FPN)与听觉/感觉运动脑区之间,而高连接则突出表现在DMN与SAN、FPN、听觉网络之间。

  在网络水平,ADHD患者主要表现为SAN与感觉运动网络、听觉网络之间的连接减弱,而DMN的异常在整体网络平均后不再显著,说明DMN的异常更多集中在特定节点,而非整体网络层面。

  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表明,上述异常的连接模式不受年龄与性别的影响,并且在未接受药物治疗、无其他合并疾病的ADHD患者亚组中仍稳定存在,但药物干预与临床异质性可能对ADHD患者的脑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研究团队发现,只有脑区-脑区连接特征能够区分ADHD患者与正常发育对照,而全脑与网络水平的连接特征分类能力有限,表明区域级功能连接更具作为ADHD生物标记物的潜力。

  该研究首次在多尺度框架下,系统描绘了ADHD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层级性失衡图景:在高阶认知网络内部及其与低阶感觉网络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失调。这一“高低阶网络交互失衡”模型,为理解ADHD的注意力缺陷、感觉处理异常及行为调节困难提供了新的神经环路层面解释。

  同时,研究还表明ADHD功能连接改变模式与分析的空间尺度密切相关,不同尺度水平上表现出的网络异常有所差异。这种尺度依赖性说明了整合多尺度方法全面捕捉脑功能连接复杂特征的重要性。(来源:中国科学报 杨晨)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