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生物产业 > 生物技术
浅谈食品快检技术在食品监管中的应用
2021-01-07 14:01
字体: [   ]
虞城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田立青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置国家法律于不顾,食品中掺杂、掺假,超量、超范围或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威胁人们的饮食健康。食品快检技术的应用对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们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何为食品快检?
  食品快检是指利用快速检测设施设备(包括快检车及车载仪器设备),按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国务院其他部门规定的快检方法,对食品进行某种特定物质或指标的快速定性检测的行为,具有快速、简单、高效、低成本等特点。
  食品快检的特点及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制备过程简单,所用试剂较少;
  样品预处理过程简单,处理步骤相对较少;
  分析检测过程简单、结果显示直观,快速,可在极端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
  可以进行现场检测,即检即出结果,大大提高了执法公信力;
  减少了样品抽样和转运过程,有效规避了因样品转运保管不善或样品滞留途中过久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食品快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食品快检能够快速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从而达到快速控制不合格食品继续流通,降低食品安全执法成本,避免造成大的不良社会影响。通过对大批量食品进行快速筛选,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事件处置赢得了时间。通过快检,进一步明确了样品抽样方向,节约了食品监管资源的投入,降低了抽样成本和检测成本,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食品快检是传统鉴别食品优劣方法的提升。随着不法分子制假、造假技术不断改进,传统依靠眼看、口尝、手摸等“望闻问切”的手段已经无法达到有效鉴别的目的,一些深层次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如农药残留超标,非法使用添加剂等。快检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食品快检能够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通过提前介入、提前干预、提前检测,可有效预防群体性食品中毒的发生,保障群体性食品安全。
  食品快检工作能够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正确方向,监管部门可以集中力量于重点监管对象,从而大大节约监管成本,避免发生较大社会不良影响。
  影响食品快检结果的因素
  食品快检涉及领域广泛,食品品种多,成分复杂,因此影响食品快检结果的因素众多。食品质量标准,待检样品的处理,快检仪器和试剂,检测方法及检测数据的正确处理等都是影响食品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为最大限度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要尽可能选用食品国家标准,规范处理待测样品,规范操作仪器设备,保证试剂质量,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检测环境尽可能满足规定要求,尽量排除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提高食品快检结果准确性的方法
  加强质量控制是提高食品快检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方法。
  快检仪器及其使用的控制
  首先要严格按照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制定必要的仪器使用作业指导书,做到正确、合理、科学的使用仪器。其次,检测环境条件要尽可能满足仪器正常工作要求。
  快检试剂保存和使用的控制
  快检试剂绝大多数都是化学试剂,因此都要求比较严格的保存条件。在人员、仪器、操作都正常的情况下,快检试剂是影响检测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必须根据试剂的不同性质加以妥善保存。应严格按照快检试剂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存和使用。
  快检过程的质量控制
  食品快检过程中,检测结果受样品处理适当与否,时间控制是否符合要求,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检测人员技术水平高低,判断准确与否等因素的影响。快检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控制,样品控制,人员的选择,人员的比对,环境条件持续符合的控制,空白对照,加标检测,复检和重复检验,校准曲线的绘制,使用质量控制图表等。
  由于实验室检测和检验专业技术人员供给的局限,食品快检技术能够切实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问题和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存在的诸多现实隐患。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