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绿色低碳 > 资源循环利用
山东:“农光互补”力促绿色发电与农业丰收“两不误”
2023-10-23 18:10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
  新华社济南10月8日电(记者王志)秋收时节,走进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的南埠安信光伏发电站,只见3000余亩的土地上,百余排深蓝色的光伏电板一眼望不到头,在阳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断地产生绿色电能。

  光伏电板下,明村镇南埠村村民孙兴国等10多位农民正穿梭在田地间,收获已经成熟的花生。“光伏发电不影响底下的花生生长,今年的花生颗粒很饱满,平均亩产有200多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孙兴国指着一株株从泥土里拔出的花生说。

  “这里的沙质土壤适合种花生,我们采用高支架和大间距布置光伏阵列,每排光伏电板之间的间距有5米,在电板下种植适宜生长的矮秆作物,下一茬将种植低茎冬小麦。”南埠安信光伏发电站负责人时杰说。 

  在平度市明村镇南埠安信光伏发电站,整齐排列的光伏电板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电能。(受访者供图)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一地两产”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这个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1.8亿度、收益7100万元,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国网平度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万鹏说,目前平度市光伏发电总户数达2.8万户,装机总容量78.9万千瓦,每年带动群众增收2.7亿元。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用能大省。近年来,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针对光伏建设受场地制约的问题,山东积极探索“农光互补”,在盐碱滩涂、设施农业等叠加“光伏+”效应,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有机融合。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侯咽集镇地处鲁西南,在郓城鑫华4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内,近千亩金色的玉米地即将迎来丰收。正在地里打理的侯咽集镇侯集村村民王作星说:“再过几天就能收割玉米了,看现在这沉甸甸的玉米棒,今年平均亩产预计有1100多斤,‘农光互补’一地多收,效益翻倍。”

  “我们在100多座农业大棚顶上建设光伏电板,冬季棚内种植各种蔬菜,夏季种玉米等,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的双层效益。”电站项目负责人桑恺说。

  在郓城鑫华4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100多座农业大棚顶上建设光伏电板,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的双层效益。(受访者供图)

  “这个项目自2017年并网发电以来,每年发电量5300万千瓦时,加上农业种植年均总收益1800万元;每年帮扶1600户户均增收3000元,可为他们带来长期稳定的‘阳光收益’。”国网郓城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谢鹏说。

  “‘农光互补’既输出了清洁能源,又拓宽了丰产增收渠道,使绿色发电与农业丰收‘两不误’。”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晓斌说。据山东省能源局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山东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945.8万千瓦,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