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绿色低碳 > 环保产业
太空环境保护谁都不能缺席
2023-01-03 20:01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 [   ]

  太空空间是无主之地,但空间中漂浮的太空垃圾却是“有名有姓”,它们都是在人类一次次的航天发射中被带上太空,然后因为各种原因开始了“四处漂泊”。虽然是人类制造,但对于该如何处理这些太空垃圾,人类社会却尚未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

  太空垃圾也有“国籍”

  太空垃圾问题如今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2022年4月,国际空间站借助俄罗斯“进步MS-18”号飞船的推进系统将轨道高度提升了约1.8千米,以规避与太空垃圾可能发生的碰撞。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表示,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每年平均进行11次调整。此外还需要进行机动规避,以避免空间站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

  虽然太空垃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但对于太空垃圾的清理问题,国际上仍未达成有效共识。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清理太空垃圾目前可以说仍然是一项公益事业,没有国际规章来强制要求各国去做。”但太空垃圾的确是有“国籍”的。杨宇光指出,如果太空垃圾对某一航天器造成了实质性损毁,通常情况下垃圾的所有方,尤其是垃圾来源航天器的发射国需要承担相关责任。

  但目前国际社会并没有专门管理太空垃圾的成熟规章,可供参考的只有1972年的《空间物体所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航天器在地球表面或行驶中的飞机造成的危害负有绝对的赔偿责任。如历史上来自美国天空实验室空间站的多块太空垃圾坠落在澳大利亚境内,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美澳双方就赔偿问题反复交涉。杨宇光表示,高昂的处理成本以及缺乏明确的回报激励和责任划分,都让清理太空垃圾只能暂时停留在公益阶段。

  减少垃圾产生各国在行动

  虽然清理太空垃圾仍然困难重重,但在控制太空垃圾的产生方面,国际航天界已经行动了起来。

  杨宇光介绍道,目前国际航天界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通报和规避制度,即各国对当前所属航天器的运行轨道进行公开通报,避免不同国家航天器间发生在轨碰撞,产生大量太空垃圾。此外,对于火箭的末子级,各国还会对其进行钝化处理,将内部的推进剂用光、高压气瓶中的气体排光、电池里的电耗光。“这都属于蓄能含能部件,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排空后爆炸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能够避免因为爆炸产生更多细小的太空垃圾。”杨宇光进一步介绍道,除了钝化,负责任的国家还会控制卫星在寿命到期前主动离轨,一方面释放宝贵的轨道资源,另一方面也避免其废弃后成为太空垃圾。他举例道,如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36000公里高度,在如此高的高度上,如果仅依靠卫星自己减速、坠落,将是极其漫长的过程,时间甚至可以万年计算。如果能够控制卫星在寿命到期前主动离轨,便可大大减小其对其他运行卫星的威胁。例如,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方200公里左右,便有一处“坟墓轨道”,专门用于安置“寿终正寝”的同步轨道卫星。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