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端制造 > 智能制造
东方测控: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引领矿山行业新未来
2022-01-24 16:01
字体: [   ]
  近年来,我国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我国明确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和重点领域,“绿色、安全、和谐、智能、高效”已成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加快矿山数字化转型步伐,推进智能矿山建设,是矿业发展必由之路。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冶金、矿山、水泥、煤炭、电力、石化、砂石骨料等行业打造智能工厂、智能矿山,为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智能矿山行业标准牵头编制单位、国家采选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第一中标单位、国家数字矿山863科技攻关项目领军企业、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领衔承担单位、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智能制造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矿联智能矿山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协会智能制造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钢协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12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之一。
  公司拥有“国家电子系统工程专业设计甲级”、“国家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国家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等资质,拥有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丹东分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
  公司在北京、上海、杭州、沈阳、太原等地设有分公司,在德国、智利、印度等国家设有海外分公司。掌握在线检测、自动控制、应用软件、通信导航、自动化验、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智慧城市、应用创新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自主开发了百余款高科技产品。其中,选矿智能控制系统、在线元素分析仪、X荧光在线品位分析仪、超声波在线粒度仪、露天矿车辆智能调度系统、井下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智能矿山产品,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现已累计获得专利13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88项,产品获得国家、省级等奖项100余项。
  “打造智慧化矿山服务,构建自主可控的新型智慧城市和产业生态推动生产力,解放劳动力,创造更优价值”。近几年,东方测控以项目为抓手,为矿山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服务,助推传统企业转型发展。
 
  科技重大专项彰显创新伟力,助力全产业链发展升级
 
  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可控源中子活化分析技术的装备是产业升级、实现智能工厂的关键组成部分。工业原料在线智能检测装备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工厂智能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是替代传统实验室分析方式对生产工艺进行实时控制的一种新的技术和手段,应用智能在线检测装备进行实时、在线、快速检测,可为用户生产智能化、无人化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工厂生产的质量控制水平,加速工厂智能化进程。
  目前,国内对于基于中子发生器的中子活化原料在线检测装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欧美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基于中子发生器的工业物料在线检测仪器尚未实现国产化,必须通过自主开发,实现进口替代,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工业原料在线检测装备的研制对于我国钢铁、水泥、煤炭等工业物料制造和应用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智能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钢铁、煤炭、水泥等恶劣环境工业现场在线检测及智能制造的实际需求,东方测控承担了2020年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研究高稳定、长寿命中子发生器及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工业原料在线智能检测装备,并在典型现场开展示范应用。项目研发完成国内首个基于中子发生器的工业物料检测装备,攻克中子发生器稳定性控制技术、中子慢化准直去本底技术、高速分时、分区能谱采集及解谱分析算法等关键技术。
  项目完成后,产品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局面。同时为高性能在线检测装备提出新的生产方法,不仅拓宽了分析设备的应用范围,更推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快速拉动涵盖以半导体探测器、传感器、机械加工、电子元器件等上游行业,以及煤炭、水泥、电力、钢铁行业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可为本钢集团、海螺水泥等企业配套,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经济的发展,提升辽宁省钢铁、水泥、煤炭等领域智能化水平,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是实现产业转型、经济升级,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重大战略。
 
  “揭榜挂帅”激发合作创新活力,促进行业全方位振兴
 
  近几年,东方测控不断开拓合作新领域,“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模式不但使企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更成为国内的先驱和典范。“十四五”期间,辽宁省省委、省政府作出重要战略部署,要实施“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计划和集中精力做好“三篇大文章”,根据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省政府工作部署,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东方测控作为全国矿山智能制造的领军企业,于2021年2月与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9个高校院所,辽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等6个上下游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组建成立了“辽宁东方测控工业智能检测产学研联盟”,成为辽宁省首批批准建立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之一。充分发挥各单位在工业智能检测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展全面合作,进行科技攻关、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突破制约辽宁省产业创新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整合成员单位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推进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同年,东方测控协同部分联盟成员单位承担实施了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通过研发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露天矿矿车无人驾驶系统,并在辽宁首钢硼铁矿进行实施和应用。矿山开采及原材料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采矿业核心内容的无人驾驶运输业已经上升为推进矿业开采运输有序健康发展,提升企业创新动力重要推手。辽宁是钢铁、水泥、煤炭等矿山原材料开采行业的聚集地。目前由于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着运输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低等诸多弊端,导致矿业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我省乃至全国矿山行业的发展及节能增效。露天矿无人驾驶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是矿山行业解决运输过程中涉及的安全、节省人力、提高效益,绿色环保、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利用率等问题不可替代的技术,是矿山行业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项目针对露天矿传统采矿运输业存在有人驾驶怠工、交接班效率低、安全生产、招人难用工荒、智能化程度低等诸多弊端,及国家对绿色智能矿山的要求,开展卡车无人驾驶矿山应用理论、障碍物检测、决策规划、自主控制等技术研究。致力于将矿车无人驾驶、设备遥控技术、5G+工厂、智能控制技术等集中应用到示范工厂中,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样板工程,为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提供示范,实现智能制造国内领先,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战略作用。
 
  目标明确,未来可期
 
  东方测控目标明确,未来将在智能制造领域,开拓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国家工业制造业转型、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持续扩大研发生产规模,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在冶金矿山等行业落地生根,带动行业技术进步。东方测控目前正在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建筑面积达75000平方米,用于扩大研发和生产规模。未来将持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引用,加快互联网创新应用,推进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提升总承包水平,发展围绕矿山、冶金、能源、建材、市政等方方面面的衍生制造业,打造绿色矿山、生态矿山。
  持续建立智能矿山、智能水泥、智能选煤厂综合实施方案,打造能在全辽宁省推广的智慧矿山示范工程。首钢硼铁是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是辽宁省唯一的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东方测控会继续打造完成在首钢硼铁的数字化、智能化样板工程,在全省推广应用,为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做贡献。进一步提升智能工厂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在中国黄金集团、海螺集团、宝武钢铁集团、华晋焦煤等多个国家重点企业建设典型示范应用,带动在矿山、建材、煤炭等行业的推广应用,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搭建产学研平台,在坚持以自主研发为根本的同时,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东方测控将借助科研机构的技术实力,弥补企业在基础研究上的短板,发挥行业协会在协调服务方面的作用,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业联盟,整合资源,集聚优势,从而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搭建网络化协同服务平台,提高矿山、建材、煤炭等领域的产能利用效率、生产制造弹性和客户响应速度,形成“技术→制造→服务→新技术”产业生态圈。推进“工业智能检测”相关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的自主创新,提高国产化智能检测技术装备的质量和水平,改变高端产品技术依赖进口的状况,保证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
  创新赢得先机,智慧创造未来。作为智能矿山的积极践行者和重要推动者,东方测控将顺应国家发展政策导向,坚持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打造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矿山,推动矿山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引领矿山行业新未来。
 
作者: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李昱洁、吴琼、张伟
通讯员:常远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不构成购买或投资建议。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