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2020新锐科技论坛暨科技传播跨界沙龙:在新发展格局中让科技创造新价值
2020-12-21 20:12
字体: [   ]

  1219日,2020新锐科技论坛暨第六期科技传播跨界沙龙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沙龙围绕“国家需求与个人道路:青年学者的研究规划”的主题展开,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副主任陈锐、北京新曦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会发起人才让、知社学术圈联合创始人段志蓉等嘉宾出席沙龙。共有近40位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参与了主题发言和圆桌讨论。

  陈锐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协是有时代高度、有历史深度、有情感温度的科技群团。老一代传帮带、新一代干中学,正是科技工作者的代际传承共同将科学家的群体势能转化成创新创造创业的价值动能。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把锦绣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名利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国家需求和个人成长紧密结合。科技传播跨界沙龙将厚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成长沃土,构筑青年科学家与企业家、创投家合作共赢的价值共同体。青年科技工作者应发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科技报国、创新强国的家国情怀,激励敢为人先、善为人先的使命担当,在新发展格局中让科技创造新的价值。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洪文晶深耕精密仪器研发、人工智能等领域。他分享了国际合作中如何以特别的研究范式参与国际科研合作的相关经历,认为科研人员应通过打造核心技术,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化科学创新。他建议科研工作者们应将科研生活分享给社会各界,尤其激励青少年群体。探索世界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更多的年轻人选择科研道路,让科技报国在新时代焕发出青春的风采。

  青岛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李强专注于探索磁学于能源科学中的基础理论与先进技术。他以青年学者的教师、科研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为出发点,提出“以本为本,教研相长”的观点。认为高校老师在工作中承担着科学上自主创新,教学上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科研中要自主创新,因为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教学中要树立人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岳永海教授主要从事原位电子显微学的研究。他提出要“做基础科研路上坚定的行者”,回顾了我国乃至世界的电子显微镜发展史,介绍了如何领导实验室,成功制备了目前世界上最硬而且最韧的金刚石材料。他表示基础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首要科研阵地。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元主攻二维材料领域的研究。针对科研人员的国家使命感,他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当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科技上的阻碍时,愈发需要科研人员“冲锋陷阵”,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将国家战略需求转化为个人的科研使命,急国家之所急,忧国家之所忧。科研工作者既要在自己领域把前沿科学问题解决好,也要具有为国家排忧解难的使命感。

  在沙龙圆桌讨论环节,知社学术圈联合创始人段志蓉教授强调了关于激励青年学者,为其职业生涯提供助力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服务于学术界于学者群体的交流平台。她表示,知社学术圈作为服务于学者群体的平台应该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为热爱科学的人、以科研为职业奋斗的人,提供具有认同感的精神归依之处。

  清华大学研究员吴锦鹏、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吉诚、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曾晖、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闫永丽、南开大学特聘研究员薛雪、浙江大学研究员范修林、东华大学研究员闫建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高敏锐、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彭新文等与会代表发言。就学者职业生涯规划与国家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关注青年学者发展状况与上升空间、开拓以科研工作者为核心的交流渠道以及服务于学者的平台的进一步搭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科协正在形塑以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智汇中国以及科技工作者之家为代表的新时代事业发展新格局。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将遵循议题为先、渠道为本、内容为王、品牌为上的价值取向,建设以科技传播跨界沙龙为代表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科技界、企业界、创投界的全方位跨界交流,汇心汇智汇力共促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发展。(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杜壮)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