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长三角示范区总体规划草案出炉:生态打底 8成GDP将靠数字经济拉动
2020-06-19 07:0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   ]

  6月18日,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草案》(下简称《草案》)正式对外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草案》,要将示范区打造为“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即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区、一个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的地区、一个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的地区、一个江南韵和小镇味共鸣的地区和一个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示范区未来的产业发展定位非常明确,就是数字经济引领和主导区域经济发展。上海、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正在全力布局数字经济,培育和壮大这一新动能。不过,《草案》在两区一县的空间分工方面论述很少,可以探索性地增加一些篇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合作很重要,但各地各扬所长合理分工也很重要。”

  上海、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正在全力布局数字经济,培育和壮大这一新动能。-甘俊摄

  人口控制在380万

  2018年,示范区常住人口310.8万人,而《草案》预计2035年示范区规划常住人口规模约380万。

  王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一人口规模体现了发展导向。未来示范区因创新资源集聚与高端产业集聚,必须引进更多的人才,也会吸引更多的务工人员进入示范区就业。同时,这也体现了一定的人口控制理念。示范区2400平方公里左右的空间比浦东新区大一倍,但未来人口承载只有浦东新区现有常住人口的70%,说明这里不实施传统的产业大集聚和城镇大发展。

  《草案》还进一步提出了职住比的概念,拟规定示范区整体职住比控制在约0.5。其中,城区功能较为综合,但存在大量人口往返市区就业,因此职住比控制在0.6左右,岗位密度控制在6千人/平方公里,实现居住与就业相对平衡。

  王振认为,职住比高表明区域内的很多就业者并没有就近居住,从而产生跨区域通勤交通问题,这也是大城市病的一种表象。示范区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职住比争取控制在0.6以下。

  《草案》还明确示范区的总体发展愿景是“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至2035年,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15平方米,风景道总长300公里以上。至2035年,先行启动区的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75%。

  在耕地保护方面,《草案》提出,至2035年示范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90万亩(约600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启动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4.8万亩(约165平方公里)。

  为达到规划期内高标准农田占永久基本农田比例达到90%以上目标,《草案》还提出可结合全域综合整治有效补充耕地,用好跨省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机制,对于先行启动区及外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符合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条件的,申请国家统筹补充耕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