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抢占赛道,地方数字经济怎样差异化发展?
2022-03-11 16:03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卜文娟



  今年年初的各地两会中,数字经济成为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地方也纷纷定下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目标,并因地制宜圈定重点产业领域。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本刊记者表示:“地方数字经济发展,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在全国数字经济总体格局下,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打造差异化优势。其次是要数字化转型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发展并重。加快推进一体化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数字治理和政务服务水平,带动数字产业发展。三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推动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和共享,加强多方数据融合。”
  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各地也纷纷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2021年,福建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3万亿元,贵州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湖南数字经济增长17%,四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012亿元……从地方两会期间亮出的2021年“成绩单”来看,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各地对数字经济寄予厚望,从各地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落实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支持政策,加强算力算法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做大做强数字安防、集成电路、智能计算和智能光伏等产业,推进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发展;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牵引,大力推动数字河南建设;重庆提出,加快生产设备、关键环节智能化改造,新培育10个智能工厂、100个数字化车间,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实施制造业“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四川提出,积极推广数字技术应用,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制造“灯塔工厂”。
  此外,相关发展目标也进一步明确。
  福建提出2022年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程,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2.6万亿元以上;贵州提出力争2022年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6%左右;河南提出2022年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以上;浙江省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本刊记者表示,其一,数字经济过度注重概念,而缺少对场景落地的支持。比如自动驾驶,其需要技术场景落地的软环境和硬件设施,而各地在供给上并未跟上。其二,数字经济应该强调易用性。不能局限于有技术,也要考虑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技术是对效率的提升,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其三,数据经济需要体系保障,多部门协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协调防范数字经济风险。
  而在吴琦看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一是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相对于东部地区和城市来说,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数字化程度偏低;二是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不均衡。相对于消费互联网来说,我国产业互联网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差异较大,特别是工业、农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较低。三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有待完善,数字经济的负外部性问题日益凸显。数字经济发展衍生了数据安全、数据鸿沟、平台垄断等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随着数字场景和数字应用日益普及,企业过度搜集信息现象严重、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突出。四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在部分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存在卡脖子问题,比如芯片、工业软件等。
  如何把数字经济这一新变量转化为发展的关键增量,统筹好发展,无疑考验着地方的智慧和本领。
  东数西算优化建设布局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结合应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建设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
  “一些东部地区应用需求很大,但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的难度和局限性大;而一些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但存在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瓶颈,无法有效承接东部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表示,基于此,迫切需要加大国家算力网络的顶层设计,尽快转变以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围绕数据中心重构网络格局。
  而“东数西算”工程可有效优化算力和应用的空间布局,有助于形成数据自由流通、按需配置、有效共享的全国性要素市场,构建以数据为纽带的东西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盘和林认为,东数西算可以比较好地利用西部的通信带宽和富余电力,能够带动西部经济,同时减少东部数据中心的土地、资源占用。同时,枢纽节点也能够很好地实现大数据中心的布局规划,提升网络性能。
  数字化转型不应是专注于数字场景的打造,延续信息化时代的单点效率提升的思维,更应从数据算法、算力等基础工程和技术方面系统性数字化改造,这就需要更多的数据中心和算力网络作为支撑,大数据中心和算力网络将成为数字化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但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快速扩张,对土地供应、能源保障、气候条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城市特别是东部城市资源,已难以满足持续发展要求,对数字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制约。随着东数西算进程加快,具备土地、能源、气候等优势的西算省市将加快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在构建自身产业生态的同时有力支撑东部西区的发展。”吴琦对本刊记者表示。
  对于如何更好地统筹推进枢纽建设,上下联动,他认为,一是顶层设计,优化布局,鼓励和支持资源丰富、气候、地质等条件适宜的地区布局。二是自主创新,技术突破,强化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攻关,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推动大数据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三是绿色低碳,高效发展,加大新能源电力比例和节能技术应用,推动数据中心、云、网络协调联动,提高算力资源利用效率。
  盘和林看法不谋而合:“一方面是政府主导规划,完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是引导企业参与建设,以市场机制提升建设效率。”
  据了解,在国家重点战略布局区域内部,数字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两会上,各地互相取长补短、贯通数据要素流动、打造“数字长三角”,成为共同目标。多地代表委员也提出合力打造长三角大数据中心,消除数据资源跨行政区域流通和存储的壁垒,联合开展大数据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建设具备E级计算能力的超算中心。
  呼唤人才支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打破了时空界限,形成了协同、开放、多边的经济模式。新就业形态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而兴起,技术进步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提高生产率及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带来了新机会。
  该报告还指出,中国数字化人才需求缺口较大,伴随着全行业的数字化推进,需要更广泛的数字化人才引入。除了数字化人才供给不足,数字化人才在产业和地区的分布失衡也对中国数字化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数字人才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数字化人才产业分布不均衡,数字化人才集中于第三产业,数字化就业岗位在第一、第二产业中占比较低。
  推进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数字经济劳动力供给水平,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互联网招聘平台拉勾近日发布的《2021年互联网人才招聘白皮书》显示,企业“招好人”的需求已大于“招到人”,互联网行业的人才战略正在从规模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建立和完善新职业标准,能有效加快“数字人才”进阶步伐。
  据了解,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新职业培训教程日前发布,教程紧贴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和数字技术人才职业活动特点,突出技术创新、实践应用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帮助数字技术职业人员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数字技术、提升创新能力。此外,人社部还出台《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办法》,颁布智能制造等10个国家职业标准,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和依据。
  此外,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近日在重庆正式启动运营。这也是人社部批复设立的我国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按照规划,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以“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为总体定位,围绕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育留用转”,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性创新型国家级人才市场。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市场落地重庆,既是重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重庆集聚数字经济人才的必然选择。
  挂牌仪式上,重庆市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发布了首批50个“揭榜招贤”需求清单。50个岗位中,数字要素驱动业岗位18个、数字产品制造业岗位15个、数字技术应用业岗位10个、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岗位7个,从系统架构工程师到算法、大数据工程师,从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总监到公司首席执行官统统囊括其中。
  而在盘和林看来,人才缺乏地区要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提升工作稳定性,保障人才工作权益,要设身处地为人才着想,优化人才就业环境,要让城市更有温度。
  END
  来源:本刊原创文章
  编辑:艾丽
  审核:李子吉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