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十四五”这些城市怎么干?
2021-01-05 16:01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卜文娟

   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 新兴产业发展的交汇点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对我国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十三五”时期, 我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绿色低碳等为代表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创新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涌现 出一大批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成为引领经济高质 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会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成为驱动产业变革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期, 我们将带您一起总结“十三五”新兴产业亮眼成绩单,展望“十四五” 开局新征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目前,一些城市也开始发力“十四五”,这些城市如何通过进一步充分发挥要素潜力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释放新潜能、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目前,一些城市也开始发力“十四五”,这些城市如何通过进一步充分发挥要素潜力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释放新潜能、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北京:解决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

   中共北京市委近日印发《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

   《建议》指出,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也明显增多,在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和疏解减量背景下,创新发展动能仍然不足,高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日益凸显,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压力加大;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任重道远。

   “2019年,北京技术市场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5695.3亿元,同比增长14.9%,占全国总量的25.4%,技术市场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9.07%。但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相比,高质量技术成果持续供给还不足,技术成果转化短板明显。”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张士运介绍。

   “北京目前的创新能力及科技成果与其拥有的丰富的创新资源不相匹配,长时间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尚未真正破解。”政协委员佘京学谈到,“十四五”时期,北京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布局,推动实现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面对诸多关键技术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佘京学认为,北京要率先探索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全链条科研闭环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支持高校与产业界合作建立概念验证中心,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政府重大工程项目、科技创新应用场景,鼓励科技人员揭榜挂帅,打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

   而张士运建议,“十四五”时期,要深化产权激励提升技术供给质量,积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激发科研人员动力,发掘高质量专利成果,支持通过设立基金、建立知识产权联盟等方式培育和产生一批高价值技术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快打造充满活力的技术交易市场,重点以培育国际一流的技术转移机构和国际化专业化的技术经理人为抓手,补齐技术转移服务短板,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让技术要素市场充分发挥配置创新资源、发现创新价值、激励创新主体的功能和作用。

   据了解,《建议》还指出,坚持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方向,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保持制造业一定比重。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汽车、医药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上海:打造新生代互联网企业集群

   2020年12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正式发布。

   《建议》提出,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强化“高端、数字、融合、集群、品牌”的产业发展方针,加快产业链供应链锻长板、补短板,努力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加快做强专业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优势服务业,培育数字内容、在线服务、文体娱乐等新兴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同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加快数字化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全面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聚焦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特色电商、网络视听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一批本土龙头企业,打造新生代互联网企业集群。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推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是立足更广区域、重塑外部布局的必然要求。要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突破口,联动长三角区域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优势,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据了解,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城市,长达两万余字的规划建议里,多处提到“长三角”。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认为,上海将更加积极有力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围绕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两条主线,加强与各地的共推共建共享,并在“四大功能”的空间布局上,拓展到长三角大空间,在基础设施上,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推动高质量的互联互通。产业创新与基础设施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将有力带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要素流动等重点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将进一步激发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活力。

   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十四五”时期全面建成

   近日,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启动建设。这是把武汉城市圈核心区域环形贯通起来的第一条高速环路,贯穿武汉与鄂州、黄冈、孝感、咸宁5市11县区,“十四五”时期全面建成后将实现武汉城市圈内“1小时通勤”。

   武汉城市圈大通道位于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之间,北起黄陂,顺时针依次经过黄冈红安、新洲,建设双柳长江大桥跨长江,经鄂州华容,利用黄鄂高速、鄂咸高速,经鄂州梁子湖、江夏、咸宁嘉鱼,建设簰洲湾长江大桥跨长江,经汉南、蔡甸、孝感汉川、云梦、孝南,再接回黄陂实现画圆,全长360公里。

   其中,武汉境内157公里、鄂州境内71公里、咸宁境内28公里、孝感境内103公里、黄冈境内1公里;由武汉统筹建设205公里,计划“十四五”时期内全面建成。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强调,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1+8”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要秉持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着眼于“一主引领”,既要做强自身龙头地位,增强高端要素、优质产业、现代金融、先进功能等的集聚承载能力,也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要素、产业等向周边地区辐射,更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全球分工的职责使命。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要主动对接,以产业为依托,推动要素优化配置,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要对标一流标准,科学精细管理,守牢安全廉洁底线,确保建成经得起检验的高质量交通大通道。

   据了解,武汉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已列入经国务院批准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支撑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武汉四大经济板块建设,引领武汉大都市区发展,推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同时将进一步优化武汉城市圈高速公路结构,增强过江通道供给能力,强化路网衔接与转换,并为沿线地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END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2021年1月1日期

   编辑:赵涵

   审核:艾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