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经济渐崛起 新年消费新升级
·今年过年,你的消费升级了吗?
·节日促销别光顾着打折文化内涵一样可当卖点
·年味儿里的消费悄然变迁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节日经济被寄予厚望
从“十一黄金周”,到“双十一”购物节,再到圣诞元旦“双旦节”,近年来,每当进入下半年,节日经济氛围便开始日渐浓烈,直至第二年初的农历春节达到高潮,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也带动了供给、市场和经济的发展。
节日经济崛起的背后,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正在通过更多样化的途径和方式追求生活的便利和美好。未来,随着节日经济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新亮点的不断涌现,新消费有望持续发挥潜力,带动中国经济连续成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进一步焕发“正能量”,激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也成为人们的期待。
本刊记者 贠天一 编辑整理
一年又一年,每到春节总是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这是全家团圆、走亲访友的日子,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假期。春节是习俗讲究最多的节日,虽然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各有不同,但有些习惯是国人共通的,就像无论如何都要回家吃的年夜饭、除夕晚上的春晚、孩子手里的压岁钱、新年好的拜年话儿......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这些共同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变化。发达的金融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消费观念,创新的科技应用让人与人的沟通更加便捷。年味儿有了变化,更加丰富多彩。
花明年的钱办今年的年货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回家最少不了的就是置办年货,一直以来,春节都是全年消费的高峰之一。曾经人们辛辛苦苦攒一年,为得是过个好年。现在,不用攒钱,照样可以过年。
随着金融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购物分期已经不再是什么时髦事。目前,大部分的年轻消费者都会根据自身资金安排,选择分期付款方式以平衡岁末年初的消费配置。除了银行,电商也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服务,先购物后还钱的模式已经在淘宝、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网站火热开展。花明年的钱办今年的年货已经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
通宵排队买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很久以前有一个名为《有事您说话》的小品,讲如今,裹着军大衣、排队两三天只为一张火车票的是郭冬临扮演的男主角熬夜排队帮人买火车票的故事。曾经,通宵排队是很多人购买火车票的真实写照。在网络购票出现前,车站窗口、代售点是出行前必去的地方。无论是火车票、汽车票还是机票,春运期间都会大排长龙。
的画面几乎再也见不到了,春运大军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元了。购票方式从车站熬夜排队到网上抢票再到手机端购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2018年春运期间,人们可以通过车站窗口、代售点和自动售票机、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购买车票。
春晚不再仅是你演我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果用这句诗来形容春节,那么这轮“明月”就是春晚。中华儿女,两岸三地,即便身处异国他乡,打开电视就能体会到阖家团圆的年味儿。几年前,春晚还仅仅是一台晚会,观众被动地接收电视台的所有内容,没有什么交流及互动,最多也只是发个短信留言。而观众真正发了之后,结果也并无什么实质性的反馈。而这两年,春晚变了,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节目的互动性开始增强。节目借用微信、微博等软件,开始开设内容评论和摇一摇功能。参与节目活动,幸运的话还能得到节目组和赞助商发的红包。通过互联网+电视节目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大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让春晚不再仅是一台你演我看的晚会。
红包不一定是红纸包
过年收红包一直是孩子们的开心事。但这两年,发红包的情景似乎不太一样了。红包不再仅是那个喜气洋洋的红信封,还有微信、QQ、支付宝上的红包界面。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过年红包变得更加多样化。实际上,这两年,过年收红包的人也开始有所变化,不再仅是孩子的压岁钱。在微信、QQ等社交工具中,过年发红包抢红包已经成为一项近似娱乐的活动,塞进不多的钱,注上吉利话,发到亲戚的聊天群,比一比谁抢得多,可以让参与者开心很久。
串门拜年 不串门也能拜年
说到春节,拜年可谓习俗中的重头戏。小辈向长辈送上祝福,亲戚朋友相聚问候,在一句句吉祥话中迎接新年。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拜年方式在悄然变化。串门拜年,不串门也可以拜年。网络调查显示,短信是目前中国人最主要的拜年方式。高达77.78%的人将短信作为拜年的首选方式。作为社交工具,微博和微信让人与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手段更加多元。更多年轻人拜年愿意宅在家中,发一条微博或是微信朋友圈,除了文字,还可以附上图片增加即视感,亦或是亲自录上一段语音祝福。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平台,轻松表达自己、联络感情。
团圆就好 出去走走也挺好
在10年前,春节外出旅游,是很多人不能想象的事情,曾经春节旅游是小众市场,因为大部分国人还是愿意选择在家团圆。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假期有限,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在春节期间举家出游,只要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出去走走也挺好。如今越来越便利的签证政策,让出境游变成很多人的春节生活方式。为方便出行,很多银行与电商推出了旅行分期服务,无需大量兑换外汇,一张卡便让境外游变得更加方便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