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原创精品
【两业融合】浙江嘉兴海宁市:“海宁模式”掀起两业融合领域新浪潮
2022-11-30 20:11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艾丽格玛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奔腾的钱江潮铸就了“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
  如今的海宁市,以第二批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为契机,聚焦时尚、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正不断加强产业生态建设,加快融合互动集聚发展,以创新驱动打造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的“海宁模式”,推动制造业新浪潮。
  抓住核心竞争力,探索融合新路径
  海宁市地处钱塘江北岸,辖8个镇、4个街道、2个省级开发区。2021年,海宁市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441.20亿元,同比增长18.6%,规上工业增加值为444.79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84.85亿元,同比增长6.0%。全市共有规(限)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413家,占规(限)上服务业总数的70.1%,新零售、电商直播、电子商务、会展经济、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服务业新业态加快涌现。
  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产业发展科负责人钱云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海宁市坚持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打造时尚产业1个千亿产业集群,壮大泛半导体、高端装备、光伏新能源、新材料4大500亿产业集群,培育生命健康、航空航天2大百亿新兴产业集群,聚力构建海宁“142”先进制造业集群。
  钱云杰认为,对于区域发展来说,推动两业融合的关键在于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两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路径。
  他具体介绍道,一是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掀起传统产业的改革浪潮,产业链加快向上下游延伸。二是引领和带动传统生产制造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抓住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新机遇,在新变革中锻造长板,补足短板,提升海宁市在嘉兴市、浙江省的城市核心竞争力,带动海宁时尚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重塑海宁时尚制造业的价值链。三是推动可持续发展,逐步从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光伏新能源制造业与光伏研发设计、运营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海宁市光伏新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提供规模化、高质效、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
  总体来说,海宁市在时尚、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构建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柔性化定制、智能制造诊断、“一站式”综合服务、S2B2C供应链等六大新业态新模式,建立主体、政策、平台三大支撑,打造了“3+6+3”两业融合新格局。
  发挥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作用
  实际上,海宁市在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培育形成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矩阵。
  例如,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全国中高端四季时装设计、生产、批发、销售中心”建设,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质效提升、产业融合创新,积极探索数字时代以工兴贸、以贸促工的两业融合新模式,将海宁时尚产业打造成为皮革产业创新的策源地、产业裂变发展的动力源,实现产业“蝶变跃升”。
  又如,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以向综合型能源企业战略转型为契机,按照打造“全球新能源一体化方案供应商”的要求,从业务流程智能化和车间生产智能化两方面打造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智能制造体系,实现智能制造、多地协同、大规模精益化生产制造。同时积极探索产品服务新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实现国际化营销、生产与EPC网络,支持全球化、信息化、专业化关键战略。
  再如,海宁中国家纺城有限公司,通过进一步整合家纺行业资源、优化家纺产业供应链、提升家纺产业价值链,引导支撑家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家纺行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智慧物流业,以家纺供应链云服务平台、供应链集成服务中心、智慧运力组织调度中心、智能仓储服务中心、智能配套服务中心为建设内容,打通产业营销服务、成品柔性化定制、物流仓储等环节,加快产业互融的步伐。
  同时,为释放各类主体融合发展潜力,海宁市充分发挥鹃湖国际科技城、海宁阳光科技小镇等在内的多元主体支撑作用,进一步助力产业升级,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态势。
  鹃湖国际科技城以泛半导体、生命健康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为重点方向,集聚了一批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团队,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共享创新资源、培育孵化创新产业,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流程创新生态链。例如,依托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浙江浙大国际联合创新中心等高校资源,开展技术创新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产教融合发展。集聚海宁先进半导体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奕斯伟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基地等研发机构,形成企业出题、研发机构破题的研发创新服务生产制造发展模式。建立杭州网新飞地孵化器和武汉飞地孵化器,打造创新传送带,有效借助外地创新资源带动海宁制造业创新发展。
  海宁阳光科技小镇以光伏、光热、光电高端制造为主导产业,集聚了晶科、美大、神太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培育了国家中低温太阳能光热利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浙江)、晶科能源国家技术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研发检测服务机构。同时,全面推进“企业上云”、智能化改造等行动。据悉,目前,小镇范围内“企业上云”52家,创建以来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44个,完成投资6.97亿元,完成智能化诊断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0家。
  多维施策,为融合保驾护航
  据了解,为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挥区域创新主引擎作用,海宁市在多个领域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为两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营造了良好的融合氛围。
  在制造业提升领域,出台了《海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宁市支持工业强市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关于推动工业旧厂房改造促进企业零地技改的实施办法》《海宁市加快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专题意见,对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品牌提升、土地保障等方面列出了具体扶持举措。
  在服务业发展领域,出台了《海宁市加快重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海宁市促进商务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海宁市支持时尚产业展会活动政策意见实施细则》等专题意见,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在强化用地保障领域,深化存量土地挖潜与增量土地提升,对符合投资条件的两业融合重点项目,争取列入省及省以上对重大项目土地指标的支持。创新用地供给方式,探索功能适度混合的产业用地模式,出台《海宁市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实施意见》,灵活使用招拍挂、“先租后让”、协议出让、弹性出让等方式供地。根据用地性质和特征建立差别化地价管理制度。规范房屋分割转让管理,明确分割比例、转让条件、转让要求等指标。
  在鼓励创新创业领域,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海宁市协同创新项目管理办法》《海宁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在强化金融保障领域,出台了《海宁市创新型企业金融支持工程三年行动试行方案》等政策意见,通过给予企业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经营和交易成本等方式促进企业发展。
  加强人才支持领域,出台了《“潮城千名博士(后)”引育集聚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通过本地培育与对外招引相结合的模式,加强海宁市多层次人才的供给。
  谈到下一步的谋划,钱云杰介绍,海宁市将从进一步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标志性产业链两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发挥多元化融合主体作用、全面加速两业融合支撑平台建设、加强社会参与等方面定点发力,深化融合,聚焦集成化服务、产业大脑、直播电商、全产业链打造、创新资源共享等融合方向,打造一批具有海宁特色的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平台。
  “今后,我们将探索完善推进两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育模式。完善金融支撑机制,创建两业融合融资名录库。完善用地保障机制,持续强化土地要素对两业融合发展的支撑作用。完善政务服务机制,持续强化政策要素保障对两业融合发展的支撑作用。”钱云杰表示。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